刚入住时,感觉大房子就要配大植物,几年后发现错了。植物是生长的,越是枝繁叶茂,越是遮挡阳光。于是果断淘汰。
若干小植物进家,摆放在不同的房间。若干年后,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今天整理花卉,突然有了许多感概。就如同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我就写下这简短的文字,表达我的感悟。个中哲理,各自理解吧。
这篇文章无法发送语音,因为很多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所写的文字也仅仅是抛砖引玉。
这是一盆吊兰。花龄大约8年。
这棵吊兰放在北屋窗台。被窗帘挡住后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偶然发现,既没有长高,也没有枯死。毫无生气地存在着。叶子因缺乏水分而成了灰色,花纹几乎不复存在。一幅萎靡不振的样子。我更加嫌弃,浇水都很少光顾它。
后来,将它移入客厅,放在靠近阳台的地方。不仅有光线照耀,还有规律的浇水,施肥,很快,叶子开始变绿,挺拔,花纹也显而易见了。它开始疯狂地生长,不仅长高了,还分出许多枝丫,并在枝芽上开出了小花。我不再嫌弃它,而是将用抹布擦拭叶片上的一点点浮尘,让它更加翠绿。
花还是那株花,环境变了。
这是一株辣椒。快满一年了。
去年的夏天,邻居问我,我有辣椒苗,你要吗?我对于朋友的给予,从来不拒绝,只要我需要。于是就将它种在一个超大的盆中,计划将它养成辣椒树。
原本有三株,太过柔弱,几天后最小的两株死亡。于是我开始用铁丝拧架子,给它支撑。它长高一点,我就把架子升高一点。柔弱的它总有依靠。就这样,它一点点长高了。切去顶部,继续生长,它就长宽了。那天,我问邻居,她的长多高了,她说,已经死光。
其实,我仅仅是给它做了架子,因为它需要一个支撑。
这是一棵巴西木。
这是唯一留下来的大植物的后代。
在搬出高大的,树干比我的腿都粗的巴西木时,发现了三处嫩芽。掰下来,种入原来的盆中。矮小但嫩绿,也算养眼。
8年过去了,它按照我的心愿,只长到半米高,并不遮光,但茂密的叶子形成自然的圆形,颜色也由嫩绿色变成了成熟的墨绿色。
只是留下那幼小的芽,它却还我旺盛的生命。
图一和图四中,都有野花。估计是泥土中带来的。
图一的野花疯长,长到看不见滴水观音的根部,仿佛那是它的天下。图三的野花只是一株,小花时开时落,弥补了金钱树的根部孤寂。
果断连根拔掉了图一的野花,变成通透的图三。而图四的野花依然共存着,和谐相伴。看看图五的小花,因为稀少,反而珍贵。
一样的野花,结果不同。其实,长的旺盛没有错,错在是野花。
这是一株桌面上的小盆景。
买它时,是想送给一个搬了办公室的朋友。结果,它成了我写字台上的一个多余。因为家里的写字台原本就不大,放上两台显示器,几乎没有它的空间。于是,给它换了个大盆,放在了房间地上。
没成想,几年后,它伸展了腰肢,茁壮成长。想要发现它原有的小体格,需要弯腰寻找。
茁壮成长,因为有了更大的空间。
图一是将要开花的蝴蝶兰花蕾。图二是一株多肉。
我很少买花肥,也很少对一株花一日看三回,只盼花开早。但对这棵蝴蝶兰却是精心呵护。
因为它太过娇贵,养活了就不易,养开了更难。更主要的是花漂亮到不需要叶子衬托,而且长久的等待会换来它的长久的花期回报。
能上台面的花不多,有几盆也仅仅是上了铺了盖布的台面,但这棵多肉却是个例外,它不仅上了台面,还是实木家具的台面。
虽然它生长很慢很慢,慢到需要岁月慢慢守护。但有如婴儿肌肤般水嫩的叶子,一年四季保持着翠绿。我想都不该叫叶子。叶子没有它的厚重,它的饱满,而肉肉这个名字听着亲切,但有些背离了它的形态多姿。
高贵的品质配得上这优厚的待遇。
这是一株最长寿花。
去年此时,从妹妹家搬来。当时繁花盛开,形状比现在漂亮许多。妹妹家没有其它名贵之花,每一株,她都用心浇灌。
我很少在意它的存在。想起来了,给它浇点水,花开了,端到醒目的地方,花谢了就会移到犄角旮旯。然而,它就这样顽强地生长着,盛开着。尽管平淡无奇,但也给满眼绿色中增加了不少色彩。
它的不被重视,仅仅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其实,它很美。不是兰花的高雅,但淳朴何不是一种美?
不挑剔也许就是它的生存秘诀,不论环境如何,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长寿花。
喜欢百马公主的文章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