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治疗结石会常用到附子

对于一些胆肾膀胱结石,人们长期用清热、利湿、排石的药,效果不理想时,就要换一种思维。当你直接去排邪排不出时,说明你正气不足,这时就不是去排邪了,而要懂得去扶正气。所以说附子在治疗肾结石里的运用,它并不是站在见石排石这一层面上的,它是站在阳化气、阳主动这个层面的。人体的病理产物结块,都是阴成形、阴主静的产物。《黄帝内经》上说:积之所生,因寒而生。因为寒凝进而气滞管闭,病理产物留着不去。表面上看是病邪留着,实际上却反映出脏腑气化功能不足,这就是因虚致积的道理。附子这味药是虚寒者的强壮药,它能够通行十二经,引动正气去排邪,助它阳化气。可见,中医治病就像一个刨根问底之旅,你看到不同层面,就会用到不同层面的药。当效果不理想时,就要试图往深一层面上看。比如说治疗结石,有人用从溶石思路去治也治好不少,比如他们选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虎杖、大黄,这些药物都能直接针对石头,使其由大变小,由小变无。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有结石呢?湿热的环境最容易生长,长期的湿热就会炼液成沙,就像熬膏药一样,煮太久了,津液都煮得板结硬块了。所以当你要把浓稠的汤膏,变得清稀容易流动,那就直接去增液加水吧。从这个角度切入,有人就用白芍、玄参、生地、山药、杜仲、菟丝子,这些增液养真的药物,就像让身体阴液充足,如同河水变大,然后去冲刷石头,这也是一种思路。还有人看到阳气的层面上,为什么身体会炼液成沙?因为气机在周流过程中出现障碍,它没有力量把这些沙石排出去,所以看到这里,他们会知道用黄芪、附子,或柴胡、郁金、枳壳,补助力量,以助通畅,推动脏腑降浊的力度,然后把残留的郁滞撤出去,这又是一个层次。可见,治疗结石就中医里,有不同的门派见地,碰到不同症状的病人,用的思路也不同,对于那些急发湿热重,正气尚不虚的,都习惯于直接去祛邪。而对于久攻不下,他们都知道很快转过来扶正,因为人体真亏虚了,不要说结石排不出,就连一泡屎一泡尿也排泄不出来,这人体降浊也是需要阳气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治病的法是活法,不是死法,中医虽然有各家学派思想,但治起病来,都不能执着于一家,必然全体明,而后可以治病。所以徐灵胎说:“医之为道,乃通天彻地之学,必全体明而后可以治一病。”非尽百家之长者,不能成一人之乞。非取法至高之境者,不能开独造之域。虽然中医百家争鸣,门派非常多,但《黄帝内经》却只有一部,医学到了源头去,是不分门派的。所以学医也不应该有门户之见。只需要把病治好,只需要道法自然,最后才能集各家所长,为我所用。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tz/4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