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老汉登基为帝,封蒋介石威国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年,9月的一天,四川巴中县一个小小的渡口。

正值中午,撑船的杨老汉刚忙完一阵,想坐下吃点干粮、喝口茶。

突然,身后响起了吆喝声:“喂,老头儿,送我去对岸!”

杨老汉扭头一看,只见岸边站着一个20岁左右的小青年,此人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挎着一个黑色人造革包,看上去像是个干部。

杨老汉午饭被搅,满心不高兴,不过,他不愿意得罪人,只好撑起竹篙,载着客人往北岸划去。

那个小青年虽然年纪不大,派头却不小。

他大大咧咧地坐在船里,昂着头,盘问起杨老汉的生意。

杨老汉懒得多说,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这船是公家的,还是你自己的?”

“公家的。”

小青年“哦”了一声,接着马上摆出一副恩赐的模样,嘱咐杨老汉:

“过阵子,我们有大队人马要从这里走,你好好地送他们过河,不准收钱。等我们坐了江山,这条船就归你了!”

好大的口气!

杨老汉看了一眼小青年,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

船缓缓停靠在北岸,小青年从船里跳出去,拔腿便走。

杨老汉一看,连忙拽住他:“你还没给船钱呢!”

那青年不耐烦地甩开杨老汉,只留下一句:“等我们得了天下,少不了你的。”

杨老汉气得胡子直抖,整整一下午心里都不痛快,逢人便说中午遇见的这件倒霉事。

船客们纷纷劝他放宽心,莫和神经病计较。

在这些船客中,有一个人听得特别认真。

这个人是乡里的党委书记。

当时,县公安局接到通报,说巴中、平昌两县有一些不法分子正在搞什么“迎新党”活动,要求各级政府密切注意。

乡党委书记在船上听了杨老汉的抱怨之后,心里猛地一震,那个小青年所说的“坐江山”、“得天下”究竟是什么情况?难道他就是反革命分子?

书记越想越心惊,他把杨老汉叫到跟前,低声交待了一番后,便匆匆赶回了县里。

一张大网正悄悄地张开......

但是,最后扑进网中的竟然是谁都想象不到的人物......

1

让我们将时间倒转回年农历正月。

这一天,两个从未谋面的男人,一前一后走进了一座庙观。

正值寒冬,上山拜佛的游客不多,偌大的庙观里一片寂寥。

先进来的是一名三十出头的青年,此人名叫廖桂堂,早年曾在巴中县建筑公司工作,后来,因为贪污被开除了公职。

廖桂堂这次之所以冒着寒风来庙里,就是想求佛祖保佑他有朝一日能时来运转、有钱有权。

廖桂堂进庙后没多久,又来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此人名叫张清安,曾读过几年私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7年兵,后来,他到锦阳一家寺庙参加圣教,因为和两个尼姑有私情而被赶了出去。

解放初期,由于张清安多少有点文化、见过世面,再加上能说会道,便被选为巴中县平梁区卫生协会的副主任。

不过,张清安这个人好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所以才当上副主任没多久,他就被撤职下放到了农村。

70年代初期,枣村乡卫生院缺医生,考虑到张清安曾跟着祖上学过医,医术还不错,便将他调到卫生院工作。

但是,这一次,张清安依然不改旧习,结果,他再次被开除公职。

虽说没了工作,不过张清安倒也不愁吃穿。

巴中县落后闭塞,乡民们大多信奉《五公经》,张清安平日里可没少研究这本书,早已翻得滚瓜烂熟,他仗着自己精通《五公经》,再加上还会开点草药给人治病,便招神弄鬼、走村串户,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那天,廖桂堂正对着观音塑像沉思,这时,张清安走了进来,廖桂堂没话找话,说了一句:

现在的人们真是不知好歹,把好好的庙子毁成这样,菩萨肯定不会放过他!

张清安一听,直觉认定廖桂堂和自己是同类,便上前攀谈。

张清安

张清安先对着廖桂堂一阵夸赞,说他有富贵之相,一看就是孝子,聊着聊着,张清安故弄玄虚地问道:“你知道今年的劫运吗?”

廖桂堂连连摇头,说不知道,恳求张清安好好讲一讲。

于是,张清安将《五公经》中的那一套说了出来:

今年7月会有大劫降临,打铁雷、下黑雨,一共七天七夜,人要死去一大半......

廖桂堂听得心惊胆战,赶紧问:“可有免灾的方法?”

张清安摸着下巴,表情严肃道:

只有‘五公佛’能免劫,只有我能制‘五公佛’......活下来的都是孝子,到时候,必有后福,不是当官就是发财......

廖桂堂一听,连忙凑上去,对着张清安连连作揖,求他拉自己一把。

就这样,两人越谈越投机,索性约好2月19那天去张清安家里再继续聊。

分别之后,张清安内心一阵窃喜,没想到,自己的一番鬼话竟然能蒙住在城里工作过的“文化人”廖桂堂。

这次成功,让张清安对自己的忽悠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

其实,张清安心中有个埋藏已久的愿望,那就是当皇帝!

当皇帝多好啊,吃饭有人给喂,衣服有人给穿,后宫佳丽有三千......

一想到在书上和戏台子上看到的帝王派头,想到那金光灿灿的龙袍,想到众嫔妃的簇拥,张清安就忍不住吧嗒嘴......

他本能地觉得,今天遇到的这个年轻人将会帮助自己实现“开国”的愿望。

“等到下一次会面,我一定要再加把劲,好好‘开导’下廖桂堂。”张清安心里暗自琢磨着。

而回到家中的廖桂堂则兴奋地连觉都睡不着。

和张清安想象的不一样,廖桂堂其实并没有什么文化,他打小性格就孤僻,虽然长大后在城里工作,但是脑袋里依然保留着不少封建迷信思想,不然也不会和张清安一拍即合。

找不到廖桂堂长大后的照片,找了一张他小时候的,大家凑合着看吧

和张清安见过面后,廖桂堂满脑子都是张清安对他的赞美之词“富贵之相、躲过大难后必有后福”,

他平生最热衷升官发财,不然也干不出贪污公款的勾当,如今,在张清安的忽悠下,廖桂堂铁了心地认为自己真的会有出头之日,从那以后,他常常在梦中笑醒。

由于心情急迫,廖桂堂根本等不到约定好的2月19日,他提前好几天,早早地来到了张清安家中。

这一次,张清安给廖桂堂详细讲解了《五公经》的奥妙,两人聊得热火朝天,最后干脆结拜为义兄弟,相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张清安还提出,应当联络各地的“忠臣孝子”,共度劫难。

说干就干,张清安和廖桂堂决定在二月二十九日那天,各带几个孝子,到宁占元家开会。

这个宁占元是个信佛的人,他家住在山脚下,独门独院,非常僻静,想做点什么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的事儿,这里最方便不过了。

到了2月29日,在宁占元家的火炕边,一场所谓的“免劫会”正式开始了。

廖桂堂带来的山民名叫刘多林,原本是个村主任,因为上边“整”他被免职(其实是因为贪污被判刑),和廖桂堂“同病相怜”,俩人是好朋友。

张清安带来了两个人,一个叫余文彩,是地主,曾因参加反动组织被判刑,另一个叫余光武,曾因流氓行为被劳改。

张清安一一介绍完毕后,几人当即称兄道弟,你和我握手,我给你递烟,亲热得很。

接下来,张清安精神抖擞地向各位“孝子”介绍了《五公经》中预言的大劫。

按照张清安的说法:

今年七月初七会有一场钢风黑雨,到时候,中国9亿人只留下1亿,四川万人只留下10万,巴中93万人,只留下多......

凡是能在大难中活下来的人,都是孝子。

孝子避免劫难的方法就是将上天发下来的免劫符——五公佛像贴身戴着,只有这样,才能“黑雨透不进、刚风吹不烂、铁雷劈不碎”。

当然,要想让更多“孝子”活下来,就需要更多人去发放“五公佛像”,所以,张清安让大家四处寻访“孝子”、发展更多的人。

至于什么是“孝子”,张清安说得很清楚:只要不是党员、团员和干部,并且信奉《五公经》的人,都可以发展成孝子。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于是,张清安便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幅“五公佛”发到每个人手上,让他们尽快发展成员,并将串联到的孝子情况上报给自己。

歃血为盟之后,大家这才散去。

虽然这次会议只有5个“孝子”参加,可是在张清安看来,他仿佛已经看见了高呼万岁的万千臣民、看到了后宫娇美妩媚的妃子......

2

在宁占元家开过“启蒙会”之后,张清安认为称帝的条件已经成熟,5月20日,他去巴中城里找廖桂堂,和他商议“打江山”之事。

此时,春光明媚,两人走在城里,看到剧院的房子最新、最高、最气派,张清安觉得皇宫大概也就是这样了,他暗下决心:将来就在这里登基做皇帝!

走到巴中城南的牵龛坡时,张清安以试探的口吻,向廖桂堂道出了自己的心事:

《五公经》上说,今年大难之后,将要由孝子起来掌权,桂堂弟你觉得能实现吗?

廖桂堂指着旁边的一棵桐籽树,说道:

兄长你看,桐花原本应该二月开,现在五月花再开,这叫反花,意味着改朝换代。我看孝子掌权一定能实现!

张清安心中暗喜,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人,这个廖桂堂的确是能辅助自己成就“大业”的人物。

他伸出手,在廖桂堂的肩膀上重重一拍:

“上天要我们做好改朝换代坐江山的准备,上次会议只是个开始,今天咱俩就好好商量一下......只要我当了皇帝,你就是副皇帝!”

廖桂堂一听,受宠若惊、喜不自胜:“我举双手赞成,可是,咱们没人、没枪,怎么打天下呢?”

“放心吧老弟”,张清安自信地看向远方,“我会法术,到时候就请天兵天将来帮忙!”

见廖桂堂半信半疑,张清安又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俗语说得好,人多势众,只要咱们一起事,就有人跟着闹,不怕成不了势......”

接着,张清安又说道:

我看咱这国名,就叫‘中原皇清国’吧,中原就是指中国;皇就是皇帝的意思,将来咱们正、副皇帝掌权管事;清字在《五公经》上代表的是清帝君,表示咱们是神君正统。

廖桂堂虽然听得半懂不懂,却满口赞成:“好!好!我无限效忠于皇清国!”

于是,“中原皇清国”就这样成立了。

张清安和廖桂堂约好,接下来要抓紧时间串联“孝子”,发展队伍,壮大力量。

廖桂堂干得热火朝天,不到半个月,就在老家发展了14人,还把计划去串联的四十多个孝子的名单报给了张清安。

张清安这个时候已经六十多岁,虽然身体没有年轻人好,但是在“打江山”这件事儿上,他的精力丝毫不亚于廖桂堂。

年5月27日下午,张清安窜到村里一个姓梁的家中,对十几个忙活着做瓦桶的人,煽动道:

今年7月将会有大劫,天降瘟疫,只有加入‘中原皇清国’,佩戴着五公佛,在堂屋正中央搭一个方桌,上面立着玉皇大帝神位,下面点着七盏明灯,才能免灾不死......

张清安费尽口舌,一直宣传到天黑,终于使这十多人报名参加了“中原皇清国”。

没过几天,张清安又趁着去给别人看病的机会,让这户人家把周围的村民们都叫到一起,他站在中间,开始大肆宣传自己的“中原皇清国”,说自己是玉皇大帝派来做皇帝,下凡来拯救苍生的,七月有大难,他让谁活谁才能活......

一个村民问道:“大难究竟长啥样子?”

张清安回答道:“吹钢风、下黑雨、打铁雷,能把人震碎打死。”

村民又问:“我们这个地方上天要留多少人?都留哪些人?”

全乡只留个人,你们村只留18个,你们队只留3个......不过,是孝子的话,我可以请求上天多留几个。

愚昧的乡民们就这样相信了张清安的鬼话。

于是,“中原皇清国”又拥有了一批“臣民”,“正皇帝”张清安还骗走了村民们多块钱,说是要去制作“五公佛”像,好让“孝子”们免灾。

很多乡民们寻思着,既然大灾就要来了,人都要死了,那还搞什么生产?于是,大家也不再劳作了。

再一想,既然人都要死了,还留着树干什么?于是,大家争相滥砍滥伐。

6月的某天,张清安来到一户姓雷的人家,这家只有母女两人相依为命,女儿小雷只有十八岁。

张清安为小雷的母亲看过眼病之后,又讲了一通“天降灾难”的邪说,吓得母女两人心惊胆战。

她们主动要求加入“中原皇清国”,小雷还心甘情愿地献身于张清安。

“只要能救我们母女活命,我情愿服侍你一辈子!”

张清安自然是欣然笑纳,他还大方地给出了一个免劫许诺和20元人民币。

总而言之,截止到年6月底,在张清安和廖桂堂的努力“工作”下,“中原皇清国”已经发展到多人,人员涉及两个县、5个区、9个乡镇。

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被哄骗的农民,还有一些骨干分子,是曾受过各种处分、对社会不满的人,他们出于各种目的,对“中原皇清国”格外卖命,对张清安更是俯首帖耳。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张清安和廖桂堂也没少骗钱。

“臣民”多了,影响力大了,张清安的帝王梦也越做越大。

如果说起初他只是想成为一方草寇,那么现在他已经真的认为自己能“改朝换代”了。

既然建起了国家,那就得有一套治国大纲。

于是,张清安在一个信徒的家中,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于制作出了“中原皇清国”的治国纲领:《天律森吏》。

这部所谓的“纪纲”,一共有四万多字,大体上也能反映出张清安的“治国”设想,比如,不交税、把人分为11等......

全文用毛笔写成,上面还盖着“皇清玉印”和“清相府印”等私刻的大印,虽然里面文理不通,写得驴唇不对马嘴,但是在没有学问的乡民眼里,张清安简直是个“圣人”,厉害得很!

有了“纪纲”之后,张清安便要开始行使“皇帝”的威权了。

一场更大的闹剧即将拉开帷幕!

3

7月2日,张清安和廖桂堂等十多名骨干分子聚在一处,大家先是讨论了《天律森吏》,一致通过后,一个姓何的神汉施展“走阴”“上天请示”的招数。

只见何某先是打了一阵呵欠,接着一头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半个多钟头之后,何某浑身抽搐、哼哼唧唧,醒来之后便称自己已经去天上见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传话说让他们“三年还清朝,要遍访忠孝仁义的人担任皇清国的官员。”

张清安故意问:“到哪里去寻访?”

何某装模作样地发作道:“皇清国的皇帝名叫张清安,副皇帝名叫廖桂堂,你们还不赶紧跪下磕头!”

张清安的几个心腹赶紧跪下连呼万岁,其他人一看,也慌忙跟着跪了下去。

随后,经正、副皇帝研究决定,先是赐封了五名元帅,又册封雷某为一品夫人,骨干刘某为武侯王、杨某为西蜀王、“能和玉皇大帝连上线的”何某则被封为“通天师”......

算下来,总共封了50人。

可笑的是,这被封官的50人中,竟然还有蒋介石。

张清安封蒋介石为“威国王”,还打算将委任状寄到台湾,交到蒋介石手中。

廖桂堂赶紧拦住他,说如果被邮局查出来就麻烦了,张清安这才作罢。

顺带一提,此时蒋介石已经去世,不过一直等到“皇清国”灭国时,张清安他们才知道这件事。

不管怎么说,这些“王公大臣”们虽然只得了一张印着“皇帝大印”的委任状,但是自从封官之后,他们的劲头更足了,只要是张清安吩咐的事儿,他们不分昼夜地干。

能让人从骗局中醒悟过来的,只有事实。

张清安一直宣传当年七月初七会有大难降临人间,而这一天,很快就到了。

当天早上,众人恐惧地望着天空,静静地等待灾难的来临。

天空中刚出现几朵云彩,张清安便扯着嗓子大喊:“东方起乌云、大地降劫运。各自进屋去,紧紧闭房门!”

不愧是能写出4万字的“文化人”,连说话都这么押韵。

然而,一眨眼功夫,云彩散去,烈日当空照,别说“钢风针雨”了,连泡鸟尿都没见。

乡民们窃窃私语,满是怀疑。

张清安绷着脸,严肃道:“慌什么!不是说好了初七到十七嘛,还有10天呢!”

结果,在接下来的十天里,天还是原来的天,地还是原来的地、山还是原来的山,就连人,都还是原来的人,一个都没死。

“这七月都要过完了,大劫怎么还没来?”

这下,信徒们纷纷提出疑问。

张清安也坐不住了。

八月初一这天,张清安终于开口:

劫运不来,难道是《五公经》和上天的话不灵验吗?绝对不是!要知道当初‘通天师’转达神的旨意,让我出来干事,我没出来,上天便降了我七天的病灾。

至于这次的劫运为啥没来,我不知道,想必也是上天特意安排的,现在就让通天师再去玉皇大帝那里走一遭,问问看啥情况。

于是,那位姓何的神汉又为大家表演了一番“打哈欠、倒下就睡、抽搐哼唧”的老招数,然后告诉大家:

孝子们,我刚才上天和玉皇大帝以及众位神仙见过面了,他们正在玉皇宫里开会,说这次会议要开多天。

玉皇大帝说了,之所以不降灾难,是因为咱们已经建立了皇清国、替天行道。玉皇大帝还说他对大家的工作非常满意,让大家继续努力,要早日让皇帝登基,改朝换代。

按照何某的说法,玉皇大帝还留下了三项任务:

一是在望王山上插上国旗、取回斩妖宝剑;

二是接领天兵万拿下成都;

三是10月20日在巴中城集合,举行皇帝登基仪式。

各位“大臣”听过之后,这才觉得心里安稳了些。

不过,很多普通信徒已经对张清安表示怀疑,不少人骂骂咧咧地散去。

其实,此时张清安也觉察到大势已去,但是他依然抱定了要过一把皇帝瘾的决心,哪怕登基后只当一天皇帝也好......

9月15日,张清安派了3名“大臣”,按照神汉何某传达的“天意”,去望王山取宝剑。

哪有什么宝剑可取?

三人空手而回。

何某胡诌道:“要取宝剑必须得找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9岁童男童女,这样才能成功。”

哪有那么容易!

一群人找遍了四乡八镇,也没能找到这样的童男童女。

顺带一提,后来张清安“登基”时,手里的确握着一把宝剑,据说是从一个乡下戏班子借来的木头剑。

9月20日,张清安又派两名“大臣”去插旗,这两人走着走着,觉得自己好像被监视了,半路便逃了回来,却向张清安谎称已经拜过了。

随后,“正、副皇帝”又下令,要求众人准备好武器。

要起事肯定需要武器,但是,上哪儿去准备武器呢?

张清安说:“没关系,我自有妙计。”

他让每个人准备一斤豌豆,说只有撒出去就能变成天兵天将。

他还让每个人都准备两把马耳丝草,插在腰间,战斗时就能变成飞行的翅膀。

按照他的吩咐,大家还另外准备了一个竹筒,说这是“天炮”,只要瞄准敌人念动咒语,就能喷出神火......

撒豆成兵、插草能飞、竹筒喷火,张清安真有这能耐?

事实上,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能行,张清安之所以这么安排,是打算让这些人去巴中城捣乱,引开政府的注意力,自己好去另创“大业”。

10月11日,张清安“驾临”百里地外的一个村庄,在那里听取了各路的准备情况,表示非常满意,然后,他又下令制作四面“皇清国”的“国旗”......

10月16日,张清安对“大臣”廖仁德说道:

通天师说了,上天要给你发万天兵,你打个收条,我再派通天师把条子送到玉皇大帝那里去。

于是,廖仁德马上写了一份收条。

第二天,“正、副皇帝”终于发出攻占巴中城的“军令”。

按照“军令”的要求,“孝子们”要带着事先准备好的豌豆,到指定地点一起撒出去,口中还要大呼:“还我清朝,皇帝万岁”,撒完后排好队到巴中川剧团集中,听候命令。

同一天,张清安迫不及待地来到阴灵山脚下,用石头堆成了一座“天台”,上面放了一把红雕木椅子,大摇大摆地坐在那里接受“臣民”的三跪九叩,正式“登基”,成了“皇帝”。

虽说登基仪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隆重,但是张清安觉得还算满意。

更令他欣慰的是,“臣民”中竟然有三个女人甘愿成为他的“皇妃”,于是,除了“一品夫人”雷某外,张清安又拥有了三个女人。

笑得合不拢嘴的张清安当即下令,要求“副皇帝”廖桂堂统领“三军”向巴中城进发,一旦拿下巴中,就“恭迎圣驾”。

廖桂堂接到这个任务后,虽然没有什么自信,但是,能够以“副皇帝”的身份“统率三军”,他心里还是非常兴奋的。

顺带一提,所谓的“三军”其实只有不到70人。

总而言之,当“皇帝”张清安和自己的四位“娘娘”鬼混的时候,廖桂堂带着众人,斗志昂扬地前去“攻占”巴中。

10月20日上午8点,这群人左手提着用毛巾包着的豌豆,右手拿着能变成“天炮”的竹筒,腰里插着马耳丝草,在巴中城里四处游荡,只等牵龛坡上传出三声炮响后便展开行动......

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下午也过去了,眼看天都要黑了,还是没有任何声响。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副皇帝”廖桂堂,这是怎么回事?

廖桂堂也沉不住气了。

他敷衍了几句,一边动身前往阴灵山,一边嘱咐这些人先回去等消息。

信徒们散了之后,廖桂堂一个人无精打采地回到阴灵山,等待他的,除了累得直不起腰的张清安,还有双眼迷茫的神汉何某。

何某依然说着胡话:

天兵是托塔李天王管着的,他去南海观音那儿谈工作了,所以没有发成兵,玉皇大帝已经给李天王打了电话,李天王说明年二月初九降劫发兵,咱们千万别灰心......

张清安也强打起精神安慰廖桂堂:“老弟,别丧气,《五公经》上说了,好日子在后边呢!”

张清安说得没错,后面的确有“好日子”在等着他们......

4

早在那个小青年欠下杨老汉船钱不给的那天,巴中县公安人员便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当小青年从北岸再次乘船回来的时候,杨老汉按照书记的吩咐,帮助公安人员将其拿下。

从小青年身上,搜出了“中原皇清国”的委任状和一个“玉印”,别说,官职还不小,竟然是个“巡抚”,难怪派头那么大。

小青年也姓廖,是廖桂堂的堂弟,在一所民办学校当教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其实他对张清安那一套鬼话并不怎么相信,之所以入伙,说到底是觉得自己有志难伸,想借这个机会飞黄腾达罢了。

在公安人员的反复劝说下,小廖终于有所觉悟,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全部交待了出来。

接下来,巴中县公安局立即将案情上报,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将这位“巡抚”大人放回去,让他充当内线,一来弄清楚全部案情、二来控制事态发展。

为了避免出现犯罪分子怂恿群众闹事的情况发生,政府部门除了监视张清安等骨干分子之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教育受骗的乡民身上。

到七月底之后,眼瞅着并没有大劫发生,张清安的骗人伎俩被揭穿,很多群众开始觉醒,“皇清国”的骨干分子孤立无援,成了秋后蚂蚱,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

年12月21日,张清安、廖桂堂、廖仁德等头目及骨干分子被逮捕入狱。

法院审理后,认定张清安等人利用封建迷信手段,进行反革命宣传,图谋推翻人民政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张清安为无期徒刑,判廖桂堂有期徒刑20年,判廖仁德17年,其他受骗加入“皇清国”的群众也接受了法律教育和反迷信教育。

至此,“中原皇清国”被“灭国”,一场闹剧终于收场!

顺带一提,张清安的那位“雷皇妃”,后来嫁给了一位乡村手艺人,回忆起年轻时候的经历,她感慨道:

“......那真是一场梦,想起来我和我娘当时真是愚蠢,要是放在今天,谁会相信那老头子的鬼话......”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相关书籍和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tz/12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