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老故事老金头的手艺

老金头的手艺

□李晓明陈雅琴

在康平这个小县城里要是提起金国祥来,人们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要是提起老金头和他打造金银首饰的手艺,知名度却颇高,也称得上是个名人了,尤其是在爱鼓捣金银首饰的女人圈里。

金国祥老先生今年70岁了,看上去气色依然清爽,思维也敏捷清晰。人们都习惯叫他老金头,多半由于他是个手艺人,又半生和金子打交道的缘故,而往往忽略了他真正的姓氏。

金老先生小的时候,就对他家附近做首饰活的刘师傅特好奇,很迷恋他手中的小锤子能做出那么漂亮精致又惹人喜爱的小东西,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个拿小锤的手艺人。人民公社时期取消了这一行,成年后的他便学习抡大锤打铁,成了一名铁匠,那一年他19岁。

拿着大锤的金老先生,也算圆了他儿时的梦想,他一生没离开过锤子,只是年轻时用的是大锤,年老了用的是小锤。他的锤功练就得可谓炉火纯青,指哪打哪,分毫不差。

金老先生是个认真而执着的人,对他的本行更是精益求精,锤功、锉功、钳功样样过硬。他常说:“我这个人就是不服劲,别人做不了的活,我偏要做成。”他有很多骄傲的记忆,比如他做的剪刀可以与王麻子剪刀一试锋芒;比如他打的刀在全市行业大竞赛中获得第二名;比如他能做拖拉机的小铧子,能给磨钝的翻地大犁铲接尖儿,当时的康平县很少有人能做到;再比如他领导的三人小组做汽车叉子,一年为生产队挣来10万多元的收入,这在年简直成了天文数字,他因此受到了隆重的奖励。那年头,“金铁匠”在康平是个响当当的名号,是各处争相抢要的人才,他,风光无限。

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金老先生也结束了他的打铁生涯。年秋,凭着精湛的技艺,他做起了梦寐以求的打造首饰的行当,开了一家首饰店,干得得心应手。不久,他的儿子、女婿及外孙等也先后加入到他的店内。一时间,金铁匠的首饰店声势浩大、赫赫有名。那时候,他挣了不少钱。金老先生是个匠人,但他从不唯利是图。对于那些贫穷或遇急的人,他一向宽容而富于爱心。有个小伙子在金老先生的店里打完了6只戒指,才发现自己把钱包丢了。小伙子很着急,说让金老先生押下2只戒指,他过几天拿钱来换。金老先生很同情小伙子,说你拿走吧,过两天能想起来就送来。半月后,当小伙子真的出现的时候,他早把这事忘了。

金老先生的工具箱上,总放着一个天平。称好重量后,他用一个透亮的塑料罩子把天平罩上,叮嘱顾客自已看好天平,不许任何人动。这样,谁也做不了手脚。完活后,顾客自己去称,天平正好平衡了.就说明没丢金子。他说,做金子活,只要顾客自己看好天平,没个丢金子。

金老先生做人从不马虎,凡事都喜欢让别人说个好。很多时候,活做完了,顾客都已经满意了,但他还会细细地敲打或斡磨许久,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这不,当他把磨了又磨的金戒指交到顾客手里的时候,顾客十分满意,也十分感动,10元钱的手工费,硬是给了他20元。

这些年来,金老先生感触最深的,就是经常有人多给他手工费,明明10元、20元的,非要给20元、30元,明明30元的,执意要给50元。每每这时.他很难推脱顾客的好意,只好收了,但他一定要强调一句:下次再做活不收钱了。他知道,来他这做活的都是冲他的手艺和诚信来的,他珍惜这份心意,不忍心多留顾客的钱。在这砍价、杀价习以为常的年代,人们很难感受到这种纯粹而真挚的心意。是什么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改变了日常固有的思维习惯呢?是对老人手艺的敬仰,还是对老人格的敬重?

八十年代后期、关里来康平的首饰人引进了模具铸造技术。模具铸造技术,工艺极其简单,省去了人员开销,手工费也就相对低廉,这对传统首饰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金老先生的首饰店也未能幸免。他的生意日渐减少,逐渐走向萧条。慢慢地,他的儿子、女婿及外孙等都另谋出路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持着。

金老先生被汹涌翻滚的经济大潮抛在了后面,那引以为豪的手艺,也被时代无情的搁浅了。其实,他本可以有机会用另一种方式追上潮流的。有人说,只要他心眼儿活泛一点点,凭他的手法,每天落下顾客芝麻粒大小的一丁点儿金子,是绝对可能的。因为做金活都免不了会掉一点金渣子,金老先生在每次做完活后,都要用心地称量,一旦发现天平有一点点甚至是顾客不在意的倾斜,他都会细心地去找回掉落的金渣子重新给顾客补上。而芝麻粒一丁点儿大的小金渣就是2毫克。这样算来,近三十年的从业经历,他至少可以剩下2斤多黄金,这意味着去除手工费,他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二三十万元的偏利。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诱惑,但他始终践行自己的操守,绝不占顾客的一点点便宜。与其说他是被时代抛弃了,不如说他是战胜了一切世俗。

金老先生现在的生意虽然不是太多,但他依然有他的骄做,他做的活都是别人做不了的。他做活靠手工,顾客要什么,他能做什么,并且,手工活是硬打煅出来的比模具活更坚固结实。模具首饰业有它与生俱来的缺憾与局限,模具以外的花样,必须靠手工完成,而那些以模具为业的首饰人,根本就没这个手艺。因而金老先生依然有他的用武之地。在他近三十年的从业经历中,做过很多难做的活,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高中生拿来的金镯子,说她奶奶不吃不睡哭着喊着非要妈妈的这个镯子,她要金老先生做一个同它一样的镯子,她已经跑遍了全城的首饰店,都说做不成。金老先生拿过镯子一看,也吃了一惊,图案的复杂与细腻是他从未见过的。当他得知女孩的奶奶眼神很好时,他知道自己的确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活。但从不服劲的他,就不信有他金铁匠做不出的活。当他终于用自制的铁钉模具刻画出精美的图案,并斡光完工的时候,女孩激动极了,因为这两个镯子无论从形状、图案,还是从光泽上看,几乎一模一样,简直是鬼斧神工啊,她终于可以了却奶奶的心愿了!

已经70岁的金老先生还和年轻时一样迷恋那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他喜欢小锤子在手中舞动的节奏,喜欢气压泵在脚下运动的旋律,喜欢牛角刀斡亮首饰的感觉,喜欢喷火把金银融化的气息,喜欢顾客满意的神情。他喜欢自己的手艺,依恋那份刻骨铭心的享受,即使病了,他也闲不住。有时刚挂完滴流,输液瓶还在墙上挂着呢,他又开始接活了。没活时,他浑身上下哪都疼,可活来,谁也拦不住他。他自己也奇怪,这一有活吧,啥病都没了。

金老先生时常坐在屋内木制的工作台旁,左手用钳子夹着一块金条挚放在一小段砧子上,右手拿一把小锤可可当当地敲打着。那木制的工作台很简陋,也很破旧,布满了斑斑驳驳的痕迹,看得出它和老人一样,历经过许多岁月风霜的洗练和世事沧桑的变故,而此刻,他们都老了。

金老先生现在的居所在城郊去往卧龙湖的岔路口附近,那是一户老式的老檐出头的三间红砖瓦房,大门前竖着一块简易的木牌子,上面用红油漆写着“老金头首饰”几个字。这是个地地道道的简陋的农家小院,是他用一年元房租租来的。室内陈设简单,家具也都已老旧,但他有老伴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却很悠闲。他说他老两口不缺钱,儿女们过得都很富足,衣食无忧,拿点钱给点物的都不费劲。家人现在最关心的是他的身体、忙碌奔波一生了,都希望他能享享清福。他没事时看看电视,享受享受老伴的体贴与关照,想想过去的时光,常常觉得自己过得挺滋润,也挺幸福的。

金老先生活的从容、坦然,他有自己的品格,也有自已的高傲与倔强。他做活一口价,不容许还价,但他不赚点昧良心的钱。他不信仰任何宗教,但他始终教徒般地迷信因果轮回的说法,虔诚地认为人做了坏事是要遭报应的,他说,如果我偷了人家的金子,我这一大家子人谁摊上点不好的事,我一定会想是我做坏事遭报应了。他认为自己不做坏良心的事,就不怕半夜鬼来叫门。

金老先生极富声望,始终恪守他的声誉,几十年如日。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是多么不易呀。他抵御了金钱的诱惑,抵御了家人的质疑,抵御了贫穷的困抗、抵御了世俗的偏见。他说他不后悔。如今他老了,常常想到身后的事,做活的意义更多的是想多留点纪念,做一个活儿留一个念想,挣不挣钱的无所谓。并慨叹,等他百年以后,康平再不会有手工做活儿的首饰人了。

说不清为什么,人们总觉得一路艰辛跋涉而来的金老先生伴金而行,也许与他姓金有关,也许与他做的金活有关,也许与他金子般的心灵有关。他用黄澄澄的金子诠释了自己心底那一片世界,也昭示了一个真理: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迁,正直、诚信与敬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品质。

编辑:康法微同城图片来源:网络

老故事更新中…

推荐阅读

注:点击下方蓝字就可以阅读

康平北三家子街道村屯名字来源集锦

康平郝官屯镇村屯名字来源集锦

康平张强镇村屯名字来源集锦

康平县东关镇村屯名字来源集锦

沈阳三台子畜牧场村屯名字来源

康平经济开发区村屯名字由来

康平故事:那尔苏贝勒陵园位置选择与确定

康平杰出人物:陈奎元

康平科学院院士:王颖

康平考古奠基人:张少青

辽宁康平县红山文化遗址调查简报

有《功德碑》的贾琛

评剧小生东承满

为乡亲办实事的郑连珠

武秀才李殿芳打胡子的伪满警察张俊

日伪时期在东北流传的一曲民间小调

一个“右派”的自述

苏联红军进驻康平时的真实情况

回忆祖国光复而后发生在康平县城的几则往事

名垂青史励后人——温多才

刘兆林传奇

抗日义士李梅五其人

地方戏名角“小雷子”

后人记忆中的徐秀才

古镇风貌

唐僧庙庙会

康平县天主教与遗存古建筑

张家窑辽墓群

卧龙湖畔的文化遗迹

辽北铁岭地区辽东长城概述

辽宁康平县发现辽代铜镜

辽宁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

辽宁康平县五汗朝老遗址调查

辽宁康平县老山头遗址调查报告

回忆旧社会康平儿童生活的苦和乐

四代中医世家第二代传人我的祖父李怀仁

康平县建国初期的整党运动

孙老国和他的全德书局

宝塔寺

古镇艺葩

巴图敖其尔其人其事

书记扫雪

康平县首届劳模大会

小镇(张强镇)今昔

孟家船口

旧社会的康平县街

担架队长乔宽

康平的柳条边

康法地区匪首、恶霸地主等人物录

蛤蟆山神仙洞

康平县艺人师承谱

中共辽西(辽吉)一地委驻地旧址

浩气长存光耀千秋

康平东小陵的来历

康平历史名人:杰尔格勒

舍身炸碉堡的英雄鞠文科

五、六十年代康平县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的回顾

二牛所口镇金沙滩的传说

康平县前清秀才

康平县参加奉天省议会的议员

抗日救国功勋永驻的刘文藻

伪村长王衡掩护十区长张继岩的一桩往事

康平县早期的妇女工作

老骥伏枥——记刘书田同志

一起砸孤丁血案的始末

从昨天走来--曾志视察康平

《胜利报》与康平分销处

朝鲜战场上的康平民工队

博彦满都

八虎山古迹风光作者:温丽和

日伪时期在康平的粮食统制

民国、伪满时期康平的印刷业

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

夫妻比翼齐飞--记瞿志国、杨成玉夫妇

剪纸“民间艺人”贺庆云

康平县评剧团

康平县第一支电影放映队

艺苑新秀张筱君

重返康平

刘瑞森回访康平纪实

将军的情怀

战地悲风

挥笔祭英杰

献身犹足照千秋

京华访王初

相逢在东关

土改队长话当年

海一般的深情

老部长三返康平散记

张强烈士的妻子与子女们

往事追忆

在邱含光烈士的家乡

赵宝光如是说

寻觅梁天柱的战斗身影

张聚珍献马记

抗美援朝康平基干担架队纪实

有关梁天柱的轶事三则

龙仙预测国事

记我县一位早期的地下党员——俎锡庚

崔二先生

张强镇七家子村的梨树园子

官宝窝堡突围战

一位荣复军人的足迹

康平老故事更新中,敬请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怎么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sz/2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