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南方的楚国一直是齐国的最大敌人。但是楚国地域广阔,军力强盛,这让桓公非常头疼。
有一天,桓公问管仲:“楚国是一个强国,大国,国力强盛。我们如果举兵讨伐楚国,恐怕力不从心,你说该怎么走?”
管仲说:“大王我有办法,您出高价购买楚国特产的鹿吧。这一招准管用。”
于是齐桓公在与楚国交接的边境上设立了一座小城,并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楚国活鹿的价格为八万钱一头,管仲让齐桓公派中大夫王邑带了二千万钱去楚国大肆搜购。
楚王听说了这件事情,给乐坏了,对其宰相说:“那个金钱,是人都喜欢的,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而鹿,不过是禽兽而已,楚国多的是,即使都不要也无所谓。
现在齐国出那么多钱来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这是我们楚国的福气啊!老天让齐国来便宜我们,太好了!赶快发布命令,让老百姓赶紧捕捉活鹿,尽快把齐国手上的钱换过来!”
为炒做这一事件,管仲还煞有介事地对来自楚国的官方采购商人说:“你能给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赏赐你黄金百斤;弄来二百头,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黄金了。
楚国就算不向老百姓征税,财用也够了。”于是楚国上下都轰动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来劲了,颇有点现在的“全民炒房”的意味。
老百姓都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这个时候,管仲让大臣隰朋悄悄地在齐、楚两国的民间收购并囤积粮食: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
五年之后,管仲对齐桓公说:“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国了!”
齐桓公问:“为什么?”
管仲回答:“楚国拿了比往常多五倍的钱,却误了农时,粮食又不可能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收割的,楚国到时候一定会去收购粮食的。到时候我们封锁边境就行了。”
齐桓公恍然,于是下令封闭与楚国的边境。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楚王派人四处买米,都被齐国截断,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这个《买鹿制楚》的故事,说穿了其实很简单,以高价诱使敌方放弃本业,追求某种产业的畸形利润,最终造成敌人放弃主业,投机短期暴利行业,结果到达一个临界点,突然通过各种措施,重拳一击,使得对方暴利行业崩盘而主业荒废,从而经济瘫痪。
其实,鹿不光能为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商业启迪。而且鹿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心爱美食。
鹿肉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1、治产后乳无汁:鹿肉(切、洗)四两(约12g)。上用水三碗煮,入五味作矐,任意食之。(《寿亲养老新书》鹿肉矐)
2、治中风口僻不正:生(鹿肉)和生椒捣薄之,使人专看之,正则急去之。(《千金·食治》)
3、治身体虚弱、腰膝无力、头眩耳聋、胃寒肢冷、腰酸尿频、遗精盗汗、妇女虚寒腹痛、崩漏带下,效果显著。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故对于新婚夫妇和肾气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补益食品,对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也有很好的温煦作用。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胆固醇很低等特点,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鹿肉不能与这些肉同吃
鹿肉不宜与雉鸡、鱼虾、蒲白同食,癌病患者不宜与鱼虾同食。
鹿肉与鲇鱼不可同食。陶宏景曰:“鲇鱼不可合鹿肉食,令人筋缩。”鲇鱼含有丰富的酶类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而鹿肉中的某些酶类和激素,易与之发生不良的生化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周围神经系统,以致筋甲缩。
鹿肉与鲍鱼不可同食:《饮膳正要》中记载:“鹿肉不可与鲍鱼同食。”鲍鱼性味甘平,无毒,具有开胃、下膀胱水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鹿肉不可同雉肉、菰蒲、鲍鱼、虾食,发恶疮。”从食物药性来看,与鹿肉并不相背。但从食品生化角度考虑,鹿肉不宜与鲍鱼同食。
鹿肉与野鸡不可同食。苏颂说:“能动痼疾,不可合野鸡、野猪肉食,令人生癞。”野鸡肉酸而微寒。《日用本草》记载:“雉性平,微毒,秋冬益,春夏毒,有痢人不可食。”李时珍曰:“春夏不可食者,为其食虫蚊,有毒也。”鹿肉甘温补阳,与野鸡的食物药性相克。另外,二者同食后会产生某些生化反应,对健康不利。
鹿肉与蒲白不可同食。《金匮要略》记载:“鹿肉不可合蒲白作羹,食之发恶疮。”蒲,又名香蒲,生长于池泽之中,春天的时候发芽生长,其茎白嫩,并可以食用,可以作羹,亦可蒸食,味道十分鲜美。蒲白性寒,味甘,具有去燥热、利小便、止消渴之功效,可治口中糜烂,乃凉性之物;鹿肉甘温,从食物药性来看,二者的性味、功效有所不合,一般不宜同食。
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福鹿中原销售的鹿肉,全部来自长白山世鹿鹿业饲养的梅花鹿,梅花鹿鹿源层层筛选,鹿肉质量严格把关,让您心食用。
有意向请咨询
素心女士:
小端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