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爸妈看一次病,才感觉来到了成人的世界。”
图片来源:电视剧《都挺好》
璐璐今年28岁,广东人,没结婚,没生娃,在深圳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爸妈靠退休金在老家过得也算衣食无忧。
每当刷到大学同学“晒娃”的朋友圈,璐璐都会感叹:
“别人娃都能打酱油了,我怎么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
然而不久前,妈妈从老家打来的一通电话,让璐璐不得不一夜间彻底“长大”。
电话里妈妈连说话都喘得厉害,问了半天才说是“胸口疼”,而爸爸恰好又和退休的老同事们旅游去了,
那一瞬间,是璐璐28年来第一次意识到,
父母早已到了需要依靠自己的年纪。
她一下慌了神,连忙跟领导请了假,一脚踏上了回家的大巴。
一路上,她凭借自己贫瘠的医学知识设想了很多可能:心梗、肺栓塞、肿瘤……样样都是大病,
“看大病,老家的水平怎么行?”
到家后,平医院的璐璐查了一晚上资料,
第二天一早,璐璐带着医院,学着小医院看病的模样,排队检查取单取药......
检查后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不是胸口疼而是胃疼,医生说开点胃药就好。
庆幸之余,璐璐才意识到自己紧张过度了:
“哪有那么多大病,小病小痛才是人生常态。”
想到这里,璐璐后悔不已,忍不住抱怨——
璐璐话音刚落,医生正在敲病历的手就停了下来,疑惑地看着她说:
你不会还不知道吧!——
异地医保在深圳家医院看门诊
可直接刷卡扣钱
早在9月30日,深圳已经实现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
持异地医院就医可以直接刷卡结算,看门诊终于不用先垫钱后报销了!
目前,深圳这些“医院”已经扩至家!
▽
已开通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名单(截至12月14日)
温馨提示
异地参保人在深圳市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前,需要咨询参保地是否开通了异地门诊直接结算业务,是否符合刷卡条件,并按照参保地要求做好备案手续,按照参保地政策享受待遇。
持医院看门诊
也可以直接刷卡扣钱
基本医保一档参保人及二档、三档个人账户有余额的参保人,在省内已经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医疗机构,可以实现普通门诊医疗费用使用门诊个人账户直接结算。
01
医院
可直接刷深圳医保卡?
很简单,上“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
(医院为例)
02
刷医保卡后怎么扣钱?
不论是基本医保一档参保人还是二档、三档参保人(以前参加过基本医保一档,且其门诊个人账户仍有余额),
普通门诊就医费用属于医保范围内部分,可使用个人账户余额支付,余额不足的部分由参保人承担。
温馨提示
目前暂不开通门诊慢特病种及特检、输血、家庭个人账户关联使用等项目的门诊异地就医医保直接接算。
但持深圳医保卡
在其他情况下看门诊,都要先备案
持深圳医保卡,在省内普通门诊使用个人账户结算的,不用备案,其他情形都要备案——
01
先弄清楚你是哪类群体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深圳参保人,在国内市外长期居住的。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深圳户籍参保人,在国内市外长期居住或工作的。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深圳市便利直通车企业参保人,单位派驻到国内市外长期工作的。
外来就业创业人员、来深就读学生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①外来就业创业人员:深圳参保的非深圳户籍的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单位派驻到国内省外长期工作或因故返回原户籍地的。
②来深就读学生:深圳参保的非深圳户籍在校学生寒暑假或因病休学期间,回到省外户籍所在地,以及在异地分校学习、实习期间的。
临时异地就医人员
指因紧急救治和抢救需要,在国内省外医疗机构接受紧急诊疗的人员。
温馨提示
以上均不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异地转诊人员
经具有转诊资质的医疗机构批准,需要到参保地外医疗机构继续就医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温馨提示
已办理跨省住院异地就医备案的人员,视同已办理该地区的跨省门诊异地就医备案,无需额外再办一次。
具体怎么办理
异地就医备案和转诊?
戳下图一文读懂
▽
02
办了备案或转诊后
刷医保卡怎么扣钱?
不论是基本医保一档参保人还是二档、三档参保人(以前参加过基本医保一档,且其门诊个人账户仍有余额),
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或转诊后,普通门诊就医费用属于医保范围内部分,可使用个人账户余额支付,余额不足的部分由参保人承担。
医保个人账户不够用咋办?
办理了常住异地就医备案的——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或异地转诊人员
连续参加基本医保一档一年以上,省内及跨省普通门诊异地就医时,在同一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自付的门诊就医费用中,医保范围内部分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的(目前为元),超过部分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或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70%。
-End-
「有用就扩散」
本文封面:
信息来源:“深圳医保”“Vista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