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至持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ks_bjzkbdfyy/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接.9转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至庄严净土分第十)

经文:印度的那一条恒河,这沙太多了。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叫作: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来计算,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些恒河的沙多不多呀?当然是很多了,对不对?当然很多了。这一句话要注意听,如果加一个字,就更清楚了,但诸恒河沙,你只要算一算恒河里面的沙,已经不得了了;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注意听喔!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这样无量无边加起来的恒河里面的沙,单单一条恒河的沙就没有办法算,再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何况那么多的恒河加起来的沙?因为古人翻译,翻译的很简单,一下子看不来。(光是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恒河就已经不计其数了,已经多得不得了!何况其沙?)再讲一遍:就像恒河中所有的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沙多不多呀?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这个恒河已经算不完了,何况加起来那么多的恒河,里面的沙怎么能算呢?何况其沙?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那么大,三千大千世界就很广,又多又大,那么大的一个范围来布施。用这个七宝,琥珀、珊瑚、玛瑙、珍珠七宝等。用这个七宝,满,我们前面所讲的恒河的沙数,意思就是无量无边的意思,就像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广、这么大、这么多来布施。当然很多了。真的是很多。佛就告诉须菩提了。这一句话很简单,就是有相的东西,永远没有办法胜于无相,就是这个人怎么样布施,多少的供养三宝,建几百个道场,供养多少的阿罗汉、佛,还是比不上不生不灭悟到清净自性的人,悟到清净自性的人,一念就超三界,就了生死;布施再多的金银财宝,建再大的道场,不管你怎么样护持三宝,只有是有相,它的范围就算很大的福德因缘,做了很大的福报因缘,还是不能了生死。有相生灭法,永远比不上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所以,师父一直交代,开悟很重要,开悟以后,悟到不生不灭,念佛,万法回归自性,自性念佛就是实相念佛;大彻大悟以后,所有的拜佛,三轮体空,没有能拜之心,没有所拜的佛,没有中间所拜的这些礼数,三轮体空,统统没有,也是清净自性在拜佛,虽拜,而无能拜、所拜,心跟境统统没有,马上进入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开悟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在般若的智慧上下手,般若是六度最重要的,五度如盲,般若就像我们的眼睛,因此听经闻法非常重要。我再讲一遍,解释一遍:须菩提!我现在实在是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执著的心、有相的心,用七宝,满刚刚所讲的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七宝,就像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那么大、那么多,来布施,得福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呀,世尊!佛就告诉须菩提:这些都是有相的,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重点就在这两个字:叫作“受持”。不是听一听就算了,要去消化它,同时要去实践它。所以,世尊在《佛遗教经》里面讲: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你听到这个空性的思想,一定要守住它,了解万法皆空,守住这个正确的知见以后,彻底放下,而且要放得真的有功夫,不只是说,今天你来听一听……回去了,忘了;听一听,境界现前了,又忘了。世尊告诉我们:这个受持就是依教奉行,了解清净自性的无相,绝对胜于缘起的种种假相,你就守住,万法不可得,彻底放下,守得住喔!两个人吵架:哎呀!我没有彻底放下呀!当我一天追求到境界的时候;哎呀!我没有彻底放下。所以,一直借重外在的境界,希望得到永恒的快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世尊说:当一个开始了解真理,开始过精神领域生活的时候,这个人见道不远了,已经离道不远了。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只有过物质生活的享受,唱歌、跳舞、花天酒地,鸡、鸭,或者乃至于海产,乃至说:我今天吃这个,明天跑到那个山头,去吃那个什么土鸡城,后天去吃什么燕窝,想尽办法用这个生灭法的色身,要去追求一种永恒的快乐,世尊说:错了!这个路走错了,要怎么样呢?随你自己的经济能力,随种种的因缘,随你种种的能力,去享受该有的物质,而后要彻底的觉悟精神领域的重要。当一个人物质的世间要求得很少的时候,精神领域提升的时候,这个人就要见道了。所以,佛陀说:我很富有,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要求得很少。世尊要求得很少嘛!要求得很少,那就没有什么罣碍。所以,你看这个世间,要求得愈多,你就痛苦不堪。新闻报导的,不晓得真的还是假的,像综艺最爱宪,那个什么吴宗宪还是什么,是不是?他说有五部车子,这一部玩一玩,玩那一部,一个人开五部车,怎么玩呢?是不是?钱很多,对不对?叫他来造华严三圣…有个信徒看不懂这个:师父!观世音菩萨怎么拿剑?弄错了,那个叫华严三圣,他把他搞成西方三圣了,中间这个毗卢遮那佛;左边拿智慧剑的文殊师利菩萨;这是普贤菩萨。连佛像都看不来。何况见性?是不是?连这个都看不来。一尊六十万,有没有人要出的?顺便啊!没有喔!没办法。所以说:我们了解说,这个物质的世界,是生灭的东西,硬是在这里追求到永恒的快乐,世尊说:这是错觉,一定不可能。不过我们最基本上的食衣住行,是一定要的,基本上的东西,自己修道一定要这基本上的东西,没有这些,我们怎么修行?)不如你告诉别人《金刚经》空性的思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简单讲就是:无相修行,一定胜过有相的,不管这个人怎么样拜佛,怎么样念佛;可是碰到境界,散乱,马上执著,跟人家斗诤、是非,我相、人相、人生相、寿者相,拼个你死我活,绝对不如一个人坐在那个地方,如如不动的人,绝对比不上。这个人硬干,从早上拜佛拜到晚上,诵《无量寿经》从早上诵到晚上,乃至于凌晨,可是一起座,马上菜市场人我是非、四相统统来,是非、斗诤、挑拨离间,什么统统来,不讲几句牢骚抱怨的话,日子不好过,对不对?不给人家对方泄气几句,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观,老是在我相里面打转,打死不开悟,没功德的),前面是应化身,不比真分,就是真的法身。“载”就是记,应化身,前面有讲的,是比不上清净法身的。了解《金刚经》,就了解清净法身,清净自性,开悟安住在无所执著的心。万法不可得。你用再大的布施,绝对比不上一个如如不动的人,心性如如不动,就见性,就见到不生灭,是最大的功德。那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生灭有漏的东西。

经文:随便念四句偈。因为有《金刚经》的地方,就一定有人开悟,大彻大悟就是佛,所以,就应当把它当作佛塔庙来供养。不但是每天诵《金刚经》,还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还要进入真正空性的思想,与世无诤。所以,现在不用说那么多,师父啊!空讲那么多,能不能讲具体一点?很简单,与世无诤,在你的内心里面从来不嫉妒任何人,在这个团体里面,不跟任何人诤,这个就不得了了。第一个步骤,不得了了,无诤,无诤就进入三昧,叫无诤三昧。见性才能成佛,不能搞错。你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你还是要见性啊,一样的,所以,现在你听经闻法,你不会白白的浪费,你现在早一点修这个学分,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讲经,哎呀!我在娑婆世界就听慧律法师讲了,一闻,马上开悟,那时候就要感谢我了。所以,你现在坐在这个地方,几个钟头,几天,你功不唐捐的,没有白白浪费的呀!因为这个课程,见性成佛是你必修的课程,就象我们读大学里面,有选修有必修,这个见性才能成佛,这个叫作必修的课程。所以,有为功德,绝对比不上无为的功德。因此只要有《金刚经》的地方,就是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所以,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经典所在的地方。这一句话很不容易了解,如果没有详加解释,看不懂。“若”,注意喔!就是等于上面讲的这一段。如果能够像上面讲的,心入于无相修行,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这个“若”字涵意很大,如果能够像上面修无相行,即心即佛,了解绝对空性无所得的思想。“尊重弟子”,这是可尊重的佛弟子。这一句话,“若尊重弟子”就是只要见性进入无相,即心即佛,大彻大悟的人,这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佛弟子。这句话不是普通人能看得来的,诵《金刚经》诵了很久,这一句话怎么看都看不懂。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知道吧!这个“若”就是如果能够像上面所讲的,修无相行,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这个佛弟子是值得尊重的,叫作尊重弟子。

理,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道理。随说,心是无分别的,无生理是一样,不过根器不一样,所以对每一个人所讲的,也不太相同。无能解就是不执著一个我能够解的心。连我这个能解的心都没有。著一个我能解的心,还是四相,还是跑出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跑出来。如果你没有一个能解的心,无所得的心。那就对了。所以,我今天也算是供养大家,讲这个见性大法的《金刚经》来供养大家(众鼓掌),感恩!真正的舍利,就是明心见性是真正的舍利。我常常告诉他们,说:释迦牟尼佛如果不说法,而留着舍利子,我现在请问你:你每天拜舍利子,能开智慧吗?能吗?那当然不可能了,重点在法,不是在那个骨头的舍利,你看了全身的舍利子,英文讲的:Andsowhat?现在香港正在拜释迦牟尼佛佛的灵骨,这个就是众生他很喜欢去拜灵骨,大家拜,哎呀!我求求福,求求福,我求求福嘛!他不知道那个是生灭的东西,清净心是真正的舍利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内心,这颗明心见性,是永恒的舍利子。所以,我常常对徒弟说:我现在弄一个佛陀的舍利子,给你每天都拜,你能开智慧吗?不能,没办法!你每天都拜,如果没有这三藏十二部经典,没有僧宝来讲经说法,你每天拜舍利子,佛教能兴盛吗?你拜一拜,你说能够消灾解难,没有错,佛有加被,能够觉悟吗?不行!所以说,我刚刚讲的:你每天拜舍利子,不听经,不闻法、不开智慧,Andsowhat?又如何?你又能怎么样?所以,听经闻法比什么更重要,所以,感得天人恭敬,《金刚经》让你开悟,那个开悟的,就是佛、就是塔、就是庙,你就应该供养。佛如果跟众生有差别,我们怎么成佛?所以,佛法是平等法,这个不生不灭,就是不要落入观念,你了解你所拥有的东西,记得!统统是虚幻的。佛陀说: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从来没有拥有过任何东西;也从来没有失去过任何东西。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是短暂、是生灭、是变化的;而我们所失去的东西,也是生灭变化的,其实没有。生命就是一种错觉,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只有真正进入佛的领域,才注意这个生死的问题。我读大一的时候,本来我要念台大哲学的,因为我对哲学有兴趣,后来逢甲大学大一,听到这个。哇!这个佛法不得了!这个才是解决我生命的所有问题,就是真理啊!我今天如果来做事业,做大企业、做总统,还是一句话:Andsowhat?又如何?是不是?还是一样啊!所以我才说:命苦的从才会当总统,每天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对不对?十八代祖宗拿出来骂了,是不是?我们要了解,这些都是生灭的、妄想的东西,不实在的。当你对这个世间无所求,没有种种的妄想、颠倒、执著、没有妄念,(马上)就像可尊重的佛弟子,讲一句比较贴切的话:就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开,这是真正的佛弟子。心当下悟道,这个就是佛。佛就在你的心,不要找!在旁边写个:不二法门。注意看,现在,这是什么?这是手掌,手握起来,是拳,是不是同一个手,这是掌,这是拳(师以手变掌与拳而示大众),对不对?掌,拳,不二(都是手),不二法门,就是佛门最高的法门。似水成波,还是不二,水不离波,波不离水,有波浪的地方,你就知道有水;有水的地方,一定会起波浪)。

经文:我们要安什么经的名字啊?

这一部经就命名为:能断一切烦恼,犹如金刚的、大智慧的一部到达彼岸的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意思就是说:非常的坚利,表示非常坚韧,能够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所以叫金刚。了知无一切法可得。哪里统统是空。好好的调伏你那颗心。哎呀!这一句话全部都是重点,记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可是,我们现在反过来,佛弟子的地方,要统统没有是非,才够资格做佛弟子。世间,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是非。这个世间,你一定要体悟这个半部哲学,什么统统一半,你看到什么?(法师出手掌,掌心向着听众)正面,你看不到背面;(法师用手掌背面对着听众)反过来,你看到背面,你看不到这一面(正面)。家庭也是,夫妻各一半,半部哲学;阴阳各一半,半部哲学;天地各一半,也是半部哲学,统统一半;这个世间,硬的、软的各占一半;光明、黑暗、善恶一半,都是一半一半。你要体悟这个世间的这半部哲学。换句话说:今生今世你所做的事情,只能拥有一半,你所希望别人支持你的,在这个世间,记住!你最多只能拥有一半,你不可能拥有全部,这样你不会难过,当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一半的人支持你,supportyou,你成功了,这样就算成功了。你说:我做事情,做到全部的人都支持我。那个叫作精神病!开玩笑!对不对?全世界你请释迦牟尼佛来,能够做到全世界的人都支持他吗?不可能的。如果有人攻击你,英文叫作什么?Itsnormal.很正常,非常正常。有没有人反对你?有,有没有人毁谤你?有,正常。有没有人赞叹你?一定有,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千差万别对立。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对立的是非、善恶、阴阳,乃至于统统放下没有这些相,就进入佛法的领域。如果一个人的人我是非心还没有断,还不够资格做佛弟子。所以,如何修行?很简单,彻底放下就是修行,要放得很彻底。我们读大学的时候,那个中文系的大学教授跟我讲说:慧律法师!你们佛门的《金刚经》,就像一杯茶倒来倒去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在讲什么东西呀?倒过来倒过去的,大学教授喔!你想想看,这大学教授,六、七十岁了,活得快往生的人了,中文系的博士学位,看《金刚经》,(日语:wakaran意思为不懂,不明白。)统统看不懂,没有办法就是没办法,没办法的!这还是要善知识指导。好,注意听!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佛所说的大智慧到彼岸,就没有一种大智慧到彼岸的相,你不要认为我所讲的般若波罗蜜,是一种有般若波罗蜜的相,佛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它当体即空,悟到毕竟平等,所以,没有一种般若波罗蜜之相,叫:即非般若波罗蜜,如果你写个“之相”两个字就更清楚了。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无相,所以就即非,没有般若波罗蜜之相,为了度众生,所以方便,“是名”,旁边写个:方便说,你看得更清楚,方便说:叫作般若波罗蜜。再讲一遍: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佛所说的这个般若波罗蜜,它当体即空,没有般若波罗蜜的相,为了度众生,方便说:这个叫作般若波罗蜜。听得懂吗?没有办法啊!没有善知识指引,你怎么看也看不懂呀!本来就空。就是般若根本就没有相,方便说:有一个般若波罗蜜。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没有什么来去、生灭之相,哪有说什么法?有人、有法,人空就是没有我相;法空就是万法皆空。本来就不生不灭。这就是毁谤佛,佛没有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为什么?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这表法的。比喻有微尘的烦恼,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那么多的微尘,多不多呀?

种种的微尘,如来说:微尘当体即空,微尘还是不可得,你再把它分析,这个微尘还是不可得。方便说:有一个名字叫做微尘。诸位这样听,听不懂,你现在要注意听喔!我现在要讲《楞严经》的思想:譬如说:(师手托着一个杯子对听众说)这是个极微尘,最小的单位,世尊第一个问你:这个颗粒微尘,一粒沙,颗粒微尘,“有”还是“没有”?世尊在《楞严经》里面先问你:这个颗粒微尘是“有”还是“无”?来,你先回答。世尊就是问:如果是“有”,就是还有三度空间,这个颗粒微尘,如果是“有”的话,“有”就是还可以分析,不能叫作微尘,“有”就是有长、宽、高,虽然是几厘米,很小很小,世尊问你:那个微尘有没有?“有”,如果可以分析,那么就不叫作微尘,还可以分析吗?如果说:这个微细的颗粒微尘说空,世尊反问你:那么集多少的空,变成一个颗粒微尘?我们都知道,集所有的空,不可能变成一个微尘,所以讲“有”不对,讲空,也不对。所以,这个颗粒微尘还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科学家怎么分析,它统统在变,叫作不究竟,这个原则是在地球用的,物理,在地球用的,要他方世界,重力统统改变,这些定义、定理不能用。很简单啊:光是不是跑直线的?一定跑直线的吗?right?光一定跑直线的吗?错!光如果受到电力的影响、重力的影响、强烈的拉力,光是跑曲线的,这样了解吗?我在建国中学是念物理的,比你更清楚,所以,这个世间,叫作法无定法,我们现在的物理、化学,在这个地球可以用,跑到他方世界去不能用,重力加速度完全不一样,引力不一样,张力不一样,完全不同,地心引力完全不同,时空架构不同,所以科学家一直发现号,什么“火星号”,什么一直探到外太空,一直往外探讨,科学家就是往外,释迦牟尼佛刚好相反,往内,往内心世界探讨。住外一直探讨…,世尊说:不管你的太空船飞到多远,看到多少的世界,一句话,统统叫作妄想。一句话就解决了:统统叫作妄想。为什么?你内心里面刹那变化,你现在就叫作妄想的色身,不管你科学怎么发达,怎么搞,统统叫做生灭无常法,统统叫作妄想,世尊一句话就解决了,不用搞得这么累。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带给我们严重的副作用。所以,底下看: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因为微尘当体即空,方便说:就人类所能认识的,那个叫作极微尘。世界当体即空,也根本没有这个世界。方便说:有一个世界。所以,往外探讨叫作颠倒妄想;往内觉悟,叫作正知正见。要觉悟。如佛所说的这个世界,它当体就是空,这个方便说:叫作世界。

“客”就是来去不定,我们是主人,来作客的,住一、两个晚上就走了,叫客尘。清净自性,水中的月,你抓不来的。你也摸不着。冤枉用你的心。当体即空,微尘也是空。如果你觉悟了,万法不生一灭,就用这个无生,走到哪里统统是无诤。我告诉你:这个世间,诤也没有用,你就是每天清算、斗诤,终归来,双手空空。所以,有个国王往生以后,在这个棺材打两个洞,把手伸出来,然后,告诉世间人: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我离开这个人世间,也是两手怎么样?空空。这国王告诉世间人,就是这样子: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朕即是天下,我死了以后,棺材打两个洞,两手放出来给你看,还是空。意思就是:你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所以,一念悟来,转为妙用。非微尘就是空。就是不住清净之相。简单讲:这个是念头的问题,有妄念就是众生;如果念清净,当体即空,非世界,非就是空嘛!把这个世界放下、空下来,当体即空。后念不执著就清净,方便说,大家这样讲嘛,你讲这个是娑婆世界,我也这样讲嘛!你讲这个是台湾,我是方便讲;你讲这个是地球,我也是方便说。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就是可以用庄严的表相,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或者见到你的清净自性吗?说:因为如来就是我们的心性,释迦牟尼佛的清净自性无相的,你看不到,你不能说:你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说你见到佛。众生都看到假佛,看到三十二相佛,真佛看不到,真佛,真佛是清净自性,无相的清净自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如来说庄严的三十二相,其实当体即空,真正的明心见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所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是方便说:佛有三十二庄严相,是为了让众生认识佛,你要讲不生不灭,众生搞不来,搞不懂的。

在我们的意识、意根当中,意识形态当中,统统不执著。所以,真正三十二相清净,就是我们的本性。就是空相。简单讲:悟到空性的人,是世界上最庄严的人,他也不计较,他与世无诤,他也没有人我是非,统统没有)。法身就是但有名字,没有相。这个还是告诉你:有相始终比不上无相。你用有相住相布施,绝对是著相,是没有办法跟无相修行的人比较的。还是有一个执著。“载”:就是前面说:应化身不是真正的清净法身。那一个段落有讲过(在《应化非真》这一品中有讲)。这个要画双黄线,看经典要会抓住重点,一念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人空、法空、万法皆空,这个人就拥有正见。既然人空,那争什么呢?既然法空,哪里有什么执著的东西呢?没有啊,统统没有,众生看到什么,就关进去什么。所以,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如果你悟到,一切现象都是空,什么都束缚不了你。所以,并不是说:我们抓去牢狱里面关,我们才叫做不自由,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不自由,看到金钱,执著,被金钱关在金钱的牢笼里面;看到名利,执著,每天都在追求名利,你也是被关在名利的牢笼里面啊!到百货公司,每天,不累,shopping,早上去,冲,血拼,我少了一个什么皮包,再去冲!哎呀!这个不是名牌!再去冲!就这样子,你就被关在名牌里面。所以,世尊才是了不起的人!柏拉图说:所有的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执著什么…世尊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世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看,一句就解决,看到什么千万不要执著什么,因为那是虚妄的东西,世尊才是大圣人啊!所以,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

经文:了解这个见性大法,了解毕竟空的这个道理,非常感动。太感动了。从过去以来。因为他已经证大阿罗汉果了。现在讲《金刚经》是见性大法,须菩提从来就没有听过这么样子见性的大法。以前看到有,就把它安一个:万有不可得,我们又落入一个空,现在听到这一部经典,连这个空都不执著。所以,这个《金刚经》须菩提是当机者。

听到这一本《金刚经》,实相就是了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就是空。非相就是空相。所以,如来说:毕竟空叫做世间的真相,实相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是人生、世间……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人生,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就是你要透视人生观,你要透视整个宇宙观。人生跟宇宙,究竟观是什么?就是毕竟空,毕竟空就是人生、宇宙的真相,不可得,因为是生灭无常。所以说:名实相。信我们本来的心。不执著就不起妄念了,不分别就不起妄念了。你今天虽然是有佛性,可是你迷了,你现在就是众生。“齐”就是平等。众生跟佛其实是一样的。没有法可以比较的。只是无法说,因为无相,方便说:叫做实相。如果你了解这个世间的真相、实相,即见非相,你就会见到万法皆空。如果你了悟了万法皆空的非相,一切相不可得,其色亦然,你所见到的色相,当体即空,当下就是空。就是凑一凑……譬如说:这个毛巾,你说毛巾是什么?你看的相,眼睛看到这个相,把这个毛巾抽开来,一丝一丝地抽开来,变成一条丝线了;这一条丝线以后,再把它切割成颗粒微尘,就变成元素而已,只是化学元素而已啊,没有实在这个相。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子,如果我们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看了这个脸,跟月球表面一样的。你彻底的显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这个细胞坑坑洞洞,原来我们这个貌相也是变化无常,也没有一种真正的相,是皮肤、细胞所构成的,因为众生需要看这个假相,是不是?所以说:相就是表法的。像我是个法师,有一次到德国去,买了一支很拉风的眼镜,路边摊买的,一百块台币。太阳眼镜很黑,像咸蛋超人那个眼镜,戴起来,因为导游叫我们说:我们现在要戴太阳眼镜,我就戴上,惹得全车的人捧腹大笑,赶快拿下来,会失我的身份,因为我的身份是法师,相是表法的,所以,像太阳这么大,本来是要戴那支眼镜来,戴起来讲经,听不下去,光是看到就笑死了,大家会忍不住的一直笑:这个法师怎么戴这个?戴着太阳眼镜,走路拉风,黑道一样的,好象是大哥。什么是大哥?大哥就是送绿肥岛那个叫作大哥。我们太阳眼镜不敢戴了。相是表法的,他合这个人的身份。所以,其色也是这样,所有色法,当体即空,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不要错觉,那个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一个色身,包括毛巾、天地万物,都是因缘生,凑合凑合的东西,碎为微尘,分析起来,统统是颗粒微尘。于非相中,于绝对的空相当中,不碍有。分不清楚。只是你见不到。须菩提福报比较大,碰到了世尊,听到了这部《金刚经》,我信解、我受持,这个并不困难。这个“止”就是只有。只有了悟了人法二空,心没有取舍。所以,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万法本来就是空,是你妄想、颠倒、执著,以为有这个相,在相上里面安排种种的观念,安排有的观念,就开始执著,分别就开始斗诤。所以,我常常讲一句话:我们有因缘来到这个世间,如果没有听到正法,今生今世白来了,不知道在活什么东西?从来不知道享受大智慧的内在这个真理,从来没有。为什么?空不掉。好好的行善。有什么困难呢?若当来世,就是佛灭度以后,有人、有众生听到《金刚经》,能够信解,能够依教奉行,这个人因为了解万法皆空的道理,是第一希有,是真了不起。一点都不染著。第一个“住”叫安住;第二个“住”叫作执著。觉悟到安住于无所执著的那一颗清净心,是这个意思。了悟这个无所得法。为什么呢?他不会再著我相了,注意听!我相就是,分析我们这个身心二法,当体即空,这个叫做非相。我相就是一般人所执著的这个我,彻底的分析观照,X光一照,剩下骨头,磨成粉末状,什么都没有,事实就是如此。什么叫做佛法?就是世间的真相,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众生这一层皮看不过去,贯穿不过去。所以你看,你到百货公司去,哇!统统是女人的用品。像我们到法国去,导游都带我们去哪里?shopping,带我们买化妆品,进去那个shoppingmall购物中心去看,没有一样我可以买的,我就坐在那里:阿弥陀佛…你看,整片统统是女人用的东西,什么CD、死狗啦(谑称语),什么香奈儿、马提丝、古奇,没办法说啦!看到那一堆东西,你就知道,女人啊!“烦恼轻、业障轻、福报大、是非少”,你们听得懂就好,“女人的福报大,是非少、业障轻”,其实自然就是美,像我们看到有的人不会化妆,以前我们文殊讲堂,来了一个精神有点状况不稳的,她去涂口红,涂到连这个嘴角、嘴唇统统有,还问:慧律法师…涂口红涂到这个统统是,因为她精神有点状况不是很好。我都跟精神病的很有缘,真的,常常有精神病去找师父的。有一天,有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太婆,中秋节带了中秋月饼来。“你来干什么?”“我找慧律法师啊!”“慧律法师!找慧律法师干什么?”“他是我先生啊,他是我老公啊,今天中秋节,我带了中秋月饼来,要跟他聚餐啊!”六十几岁的,她儿子已经当兵了,人家打内线说:师父啊!那个精神病又来了,您下来吃饭,千万要小心啊!那我吃饭就很小心,讲堂有三个楼梯嘛!我就随便选一个,一、二、三,好吧!就选这个楼梯走吧!下去吃饭,正好碰到她。她就说:“慧律法师!我来了!”我吓一跳,转身就要跑。她就问说:“你看到我为什么要跑?”我就跟她讲:“我看到你为什么不跑?当然要跑啊!”碰到那个精神状况不好的,没办法啊!一直说我是她老公啊,老公(师学老太太的声调喊)!没办法了,受不了。所以说,我们了解说:众生要看得破这个相,很难!所以人家说:哎呀!慧律法师,您为什么不剃度女众呢?我业障众啊、智慧少啊、福报轻啊,不敢剃度女众,没办法。师父!那您为什么不剃度小沙弥?我说:有一次,小沙弥说要来我这里出家,有一对爸爸妈妈带一个小男孩来,他讲话还不是很清楚,他爸爸妈妈说:你跟师父出家。师父!我跟您出家。我说:喔!真的喔!出家,出家不好玩耶,出家要吃苦喔!没关系啦!您买电动玩具给我打啦!那么一点点,来我这里出家,我还买电动玩具给他打?有的父母真好笑,那么一点点,爸爸妈妈信得很虔诚,就抱着他的儿子来,“慧律法师!我这个给您当小徒弟,我已经生了七八个了,这个男的最后一个,我送来跟您出家。我说:喔!这么一点点喔,你送他来跟我出家,要做什么呢?”“他可以当您侍者啊!站在您旁边,给您服侍啊!”“你有没有搞错?他几岁啊?”“两岁”,我先做他侍者,我要先做他侍者二十年,他才来跟我服务啊!你有没有弄错?还叫一个两岁一点点的,来说要跟我出家,这父母拜佛拜到稍微有点秀逗了。我相即是非相,当体即空,诸位!这一句要用红线统统框起来,还要框三次,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哎呀!这一部《金刚经》,就是叫你离一切相,这一句如果你参透了,整本《金刚经》统统通,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第一天就告诉诸位了:我是个导游,释迦牟尼佛派我来的天使、导游,我要带领大家进入佛陀的心灵世界。欧洲你去过了,非洲有人去过,美国你有去过,加拿大你去过,澳大利亚、纽(新)西兰你统统去过,南美洲、智利、阿根廷你统统去过;唯有一个世界你没去过,世尊的心灵世界,我们的清净自性,我们都还没去过,我们心灵的世界。我今天就告诉大家,带领大家进入。你想要进入佛陀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的清净的世界吗?很简单,也很难,就是这一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修行一定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两边就是空有,众生不是著有,就是著空,叫做两边。也不执著说有一个中道,因为万法不可得。这三空就是人空、法空、空空。彻底的观照这个色身,实在找不到一个我。注意!法空就是万法皆空,万法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要看色,耳朵听音声,舌头尝味道,鼻子闻香,身体接触,法空就是六根、六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意识,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万法缘起,十八界所建立的万法,了解那个也不可得,叫作法空。这第一个“空”当动词用,就是放下;第二个“空”叫作观念。连那个空的观念,统统要放下,叫做空空。不畏惧。有的人听到这么高深的道理,一下子无所依靠。平常我们活得好好的,都是依靠这个,依照这个金钱、依照名利、依照…大家日子都是这样过的,依靠这个,依靠那个。世尊说:万法皆空,这些不可以依靠,要依靠你的清净自性来过日子,一下子无所依靠,会惊怖。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不惊怖、不畏惧,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了解这个人是太难能可贵了!心无相嘛!

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呢?须菩提!释迦如来所说的,我现在释迦佛所说的第一波罗蜜,记住!第一波罗蜜,是没有第一波罗蜜之相,它是智慧,能够解脱、随缘,让你放下,解脱自在的,那个叫作第一波罗蜜;而我所教你的大智慧,其实没有大智慧之相,所以,如来所说的大智慧的第一波罗蜜,也没有大智慧的第一波罗蜜的相。“是名”就是方便说。为了方便让大家了解,我方便说:这个叫作第一波罗蜜,究竟平等空性,哪有第一、第二、第三呢?如果你了解万法皆空,马上没有第一啊!我们就是一个名字而已,这样体会不出来吗?好!我们中国的四大美女,王昭君、西施、这个貂蝉,什么大美女排在前面。好!我们现在把西施的骨灰放这里,貂蝉的骨灰、王昭君的骨灰,摆在前面,你看哪一个比较漂亮?都是骨灰啊,哪有什么漂亮?这样直接了当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这种东西。如果上面没有写名字,你还不知道那个骨灰是谁的呢?统统火化成骨灰以后,你知道那个是谁吗?在坟墓上刻你的名字,这个就是杨玉环,杨玉环就是杨贵妃,慈禧太后的名字你知道吗?很俗气的名字,禧太后的名字叫玉兰,姓惠,也是菜市场的名字。菜市场名字你不懂啊?你到菜市场:阿菊啊!就有十几个人回答:你在叫我吗?电视广告那个:怡君。据说那个铭传商专,叫:怡君。六十七个叫做怡君,那叫做菜市场名字。都是这样子,我们现在命名还可以,以前就是鸡屎、鸭角,都是命这个,鲈鳗,好像没有名字可以命。要不然我们现在猜一猜,随便叫都有人,阿春、阿菊、阿秋、阿华。春、夏、秋、冬,菊花、兰花、圆仔花、韭菜花,随便叫就一堆人。叫阿兰的举手,没有半个,叫错了。叫阿春的举手,也没有半个,阿菊呢?有啊!那边就有一个阿菊了,随便说就说中,随便叫就有了。皆是假名,我们什么名字不重要,开发我们清净自性最重要。

这个忍辱波罗蜜,如来说:没有一个忍辱波罗蜜的相。我过去被歌利王我于尔时,被被歌利王砍我这个色身的时候,我在当时,如果有我相就会痛苦。我在过去被割的时候,表示世尊修了很久远的了。这个再讲一遍: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有一个忍辱波罗蜜的相,就不对,因为忍辱波罗蜜其实是空相,悟到毕竟空,才能够真正的忍得下来,这个方便说,“是名”就是方便说。方便说:叫作忍辱波罗蜜,其实忍辱波罗蜜是无相,是不可说的,现在是方便说,有一个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果我过去被歌利王把我的身体割截,我在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么?我如果在当时被割,一节一节的肢解开来,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就会生嗔恨心。意思是说:世尊,没有这四相,真正有忍辱,达到空相的忍辱。“非”就是空,忍辱波罗蜜也没有之相。所以,如果你此句后加“之相”两个字,就更清楚。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之相,忍辱是没有忍辱之相的,达到毕竟空叫做忍辱波罗蜜嘛!没有能真正忍辱之相。“为”就是被。我过去被歌利王这个教相言之就是说:我们方便来讲,其实万法还是回归这个身心。这个还是表法的。所以,“白刃”就是大刀子。如果有人要斩我们这个色身,色身早就看开了,五蕴身本来就没有我,四大本来就是空,把这个头放在刀子底下,就象斩春风,没有痕迹。意思就是说;他的心绝对如如不动,不受影响,我们还没有这种功夫。如果有我相、四相,就会生瞋恨,世尊没有。也不能说没有虚空。也是这样。在当时候,统统可以忍耐,这个就是重点,你想修行吗?这一句就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你拜佛、念佛、用功持咒,功德很大,如果能够加上平常的生活,加上这一点点的:离一切相,离相。哇!生命完全不同。要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你不要说成佛了,如果你在生活当中,能够加上这一点离相的功夫,我说:诸位!你的生活会完全不一样,你跟你的老婆、跟你老公不会吵架,了解这是因缘,夫妇难能可贵,能够作为夫妇,大家要珍惜。如果你能离一切相,你就了解,今天所有的化妆都是短暂的,保持一个庄严,是佛弟子的一个礼貌:但是,如果太过于严重了,那生活就会乱掉,你不能离这个相,就非常严重。有一个非佛弟子,到泰国去玩,人家那个到泰国曼谷,到芭达雅去的,他去旅游。他去一趟泰国回来,花二十万,像是捆工(搬运工)一样。看到这个也买,看到那个也买,看到什么统统买,回来鞋子买多少?买十二双,买种种的胃药、头痛的什么药、万精油,什么什么统统买,像买那个名牌的,二十万喔,就这样子,中国人就是这样子,有这种习惯。去国外旅游,一天五千块,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有空买药,回家丢掉,(笑)到家统统丢掉。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众生如果不能要下一点功夫,离这个相,烦你都烦死了。你绝对不可以动一个念头,见一切色,不可以色生心,就是生执著心。这个生心有三个意义:生执著的心、生分别的心、生颠倒的心。这个有三个角度说。你见一切色,不应当住,“住”就是执著。你不应当住于哪里?住于色相,就是执著,不应当执著这个色法,色法有千差万别。看到有钱人,内心攀缘;看到贫穷的人,看都不看一眼。前几天新闻报导的,那个专柜的小姐,被人家批评得不得了。说:“那一套服装,借我们试穿一下。”如果你穿得很平淡,“那不适合你啦!”还不甩你呢!“你合不来啦!”她连试穿都不要。如果你把它穿得非常的光鲜亮丽,非常的时髦,都是名牌。“那个那一套拿来我试穿一下”。她马上:是!是!“就是那一套”。马上就拿下来。执著在这个色。专柜小姐没办法,她也要吃饭啊!就被人家批评得很厉害,连试穿都不行。我们到日本去的时候,你尽量试穿。日本人,哎呀!真了不起啊!我们到商店里面,你试穿,穿不好的时候,你又问他:有没有这种款式的?他还告诉你,出来:在那边右转第一间。还跟你:(日语:domoarigadogozaimashita.意即感谢光临)。进去的时候:是!椅子拿来坐(日语谐音iraixiaimase欢迎),每次都听到日本人非常有礼貌,你就是没有买,他都不生瞋恨心,还(日语hai是),你跟他指正,(日语hai是,hondoyo真的哦),真有礼貌,是真正的。所以说:我们住在这个色生心,就完了,就颠倒了。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当对这个声、六尘起心动念,不要执著。我们随便举个例子,你就知道这个众生多可怕。我看新闻报导的,我有看电视新闻报导的习惯,说:有一群人去KTV、MTV唱歌,连续唱几十天,好像三十几天,好像缴费缴了五十几万。我们唱歌就是声音啊,想要唱出什么?唱出快乐。世间人他不依靠这个,他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啊!唱歌…拼命的唱歌,希望唱出一个快乐出来;可是,你如果听歌听了一个月,还是那一句话:Andsowhat?又如何?你又能怎么样?就是这样子。你一直唱…唱到最后,还是要死啊!就这样子,世间人没有依靠,空虚,由世间人的空虚,往外一直追求,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知足当中,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智慧当中,还往外一直追求。世尊就说:追求错了!要往内追求才能快乐,你往外追求,物质世界无穷无尽,你怎么追得了满足呢?我这一念很知足,马上就快乐了,够了,我已经很快乐了。所以,邓丽君她就这样子,邓丽君也很可惜,她是我很尊敬的一个歌手,我也很喜欢唱她的歌,以前啦,没出家,出家当然不能再唱了,是不是?很可惜,她会唱,不会悟,她会唱啊:“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师学唱)”无常,她就会唱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就是无常,问题就是她不能体会,邓丽君就是没有碰到慧律法师,所以她死掉了,要不然我就救她一把。我告诉你:你唱那个不究竟,我度你来当比丘尼,邓丽君你这种歌声,来唱这个炉香赞,哇!那不得了!不过剃度邓丽君也很麻烦,我如果这大莲花居来剃度邓丽君,每天统统都跑来看歌星,我这里怎么修行?我就说:你回去吧!你太出名了,没办法!所以,剃度那个也很麻烦,所以说: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去KTV、MTV拼命唱歌…还是一样,生灭无常。要生什么心?无所执著的心。“住”就是著相。如果你这个心著相,注意听!“非住”就是心无法安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意思就是:如果你心有所执著,你的心就安不下来。执著金钱,钱就是困扰。世间没办法,我一直重复地讲:生存本身就是很残酷的一件事实,金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没办法!佛真正的说,真正的菩萨心,就是无所执著。你布施,你不执著,你不但种下这个善根。譬如说:我们做佛像,每尊六十万,三尊一百八。如果说:你来布施这个佛像,你内心里面想:我布施无所求,这样子布施;或者是说:我只生一个心,这一百八不困难,我来布施,只要所有众生能拜佛,我就很快乐!你这个布施了不起,清净。我要布施三尊佛像的钱,我想:我的儿子能不能考台大?我的女儿基本测验,看看能不能考两百八?上北一女中啊!是不是?众生都是这样。世尊说:这样你还是有所求,著相这个布施。“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注意听!如果你内心有所执著,就不是真的安住。是故佛说菩萨心,如果加两个字:真正,是故佛说:真正菩萨的心,不应住色布施,布施绝对无所求。不过你布施要对,不要被诈财呀!有的人讲:真布施不怕假和尚。不!不!这一句话绝对要改过来,真布施一定要怕假和尚。你布施正法的法师,他拿来弘扬佛法,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你要布施假和尚,拿去喝酒、吃肉、玩女人,完蛋了,是不是?你帮助他造业。所以说:真布施要怕假和尚。观念要改变过来。我所谓的真布施,就是要用智慧布施,你知道这个是正法的道场,护持他没问题,布施无所求,相信三宝,相信师父。换另外一个角度说:你执著也没有用,因为那个是无常的东西。有一次,我去台湾大学上课,一个女同学,她感情冲不过去,一直想要自杀。因为学佛很浅,虽然懂一点佛法,拼不过去,要告诉她:无常,要观照。后来还是自杀,死了。所以告诉诸位就是说:佛法这种东西,需要一点时间,观照无常,观照空,他需要相当的稳定力、功夫,没有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听一听,可以,你打下这个基础,你知道生命有方向感,有依靠了,依靠自己的清净自性,你了解万法不可得,一步一步来放…所以,因为是凡夫,不能一开始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圣人,没有办法的。所以我讲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修行是真枪实弹的东西,不是嘴巴说一说而已。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无所住,其实真的不简单,随处解脱。无心就是无执著心,无分别心。非住就是无法安住,心一执著,安住不下来,你无所执著,就安住在无所执著那个地方,可是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无所执著,那我安住在哪里啊?他看到这个现象,就建立种种的观念,透过观念,就透过种种的语言表达,取种种的相,进入观念,观念又用语言表达,都是这样循环,一直这样循环。他从小老师就是叫他这样子了,1+1=2,在佛法不是,佛法就不一定,1+1一定等于2吗?真的吗?这是什么?(师以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中间这个,空,小小的空。是不是?这是什么?(师又以另一手的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空,两样把它加起来,空(两手的空心圆相融还是空),一加一等于多少?一个虚空加一个虚空等于多少?告诉你:马上问倒老师,马上一下就倒,因为老师也是执著啊!老师也不知道这个真理。因此世间人那一套道理,就是从小他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执著的教育,佛法的教育刚好反过来,解脱的教育。从小就是告诉你,你要当总统,你要当科学家,你要当奥运的游泳健将,你要当这个,要当那个,从来没有解脱,所以,所有众生都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我们后天的教育,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所谓后天的教育就是说:先天性带来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语言、文字、数目,只要一直在这个世间的教育,没有听到正法,统统不究竟,统统没有办法尽所有智,产生真正大智慧。譬如说:世间的教育,它叫作执著教育,叫作金字塔的教育,注意听!我这一段在讲什么,你要注意听!金字塔教育就是,从小就是学中文,中文学到中文博士了,这个SuperDoctor超博士,到这顶点就是这样子了,因为语言它一定有个极限,知道吗?学中文,学几个数字,学几个语言、文字,然后语文一直累积…到博士,到超博士,停了!这叫作金字塔教育,他到顶端,没办法了,最高他就是超博士嘛!中文的超博士。你是英语系毕业的,英文讲得非常好,很溜,到一个顶端,可是你懂英文,你并不一定懂中文啊?懂中文,并不一定懂英文啊!好!法文呢?你没办法啊!你尽所有智,没办法。你教这个法文,还是金字塔,一个顶尖。佛法不是这样,佛法的教育是尽所有智,看到任何东西,当下就突破,你就会产生永恒的智慧。譬如世尊说:佛说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这个桌子当体即空,方便说:这个是桌子。见所有相,统统是虚妄。你马上就很清楚了。世间的教育,叫作执著的教育,愈教育就愈痛苦,他去追求这个名、追求利,追求金钱,不管你什么道德、观念,什么智慧、解脱,统统不管,我只要能活得快乐就好。所以,世间的教育,没有办法产生圣人,没有办法产生真正的大圣人,没有办法像佛陀尽所有智,佛陀见一切相,都是缘起,当下是就是空,无所执著,尽所有智马上跑出来。世间人的教育就是金字塔,他到一个顶端,就没有办法突破,中文到一个顶端,英文到一个顶端,法文到一个顶端,韩国韩文到一个顶端,突不破了,极限了,就是这样子。世间最大的,就是当总统、当皇帝,最高了,还是那一句话:andaowhat?又能如何呢?学佛就不一样,学佛的进入什么?又另外一句英文了:就是incredible不可思议的境界了,真正开大智慧的人了。所以,在座诸位,你今天坐在这个地方,多么的幸运啊!你们是个luckyoldwoman幸运的老女人,(笑)或者luckyoldman。好了!不跟你开玩笑。若心有所住,即为非住,“抑”就是止。阻止他人的意,就是没有随喜心。记住!我告诉你:你一定要学一种修养,学这种修养,你一生一世享用不尽,记得:“随喜赞叹”!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就好,你明明知道对方的缺点,千万不要让他出糗,知道就好,也许你看到对方的缺点,不一定是对方的缺点,也许误会别人,也许是错觉,自己对他有成见,也不一定。因此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一生一世都受用不尽:好事,统统随喜,记得:赞叹人家的优点。要在大众中赞叹人家的优点;责备一个人,要在私下,叫来前面慢慢的谈。学人类一个最基本上的修养,就是随喜赞叹,这随喜赞叹后面就是加功德,随喜赞叹就有功德。弘扬正法,赞叹,行善,赞叹。只要是好事,随喜赞叹。所以,今生今世你一定要做这个工作,要守这个口德。不肯空心就放不下,恐怕什么都没有,不晓得我们的心本来就空。愚痴的人,想要把这外在的事相除掉;可是,不除内存的妄想、颠倒、执著。有大舍、中舍、小舍。先讲大舍,大大的布施,心“方”就是时空。随种种的各地方、各个时空所显现的来展现。没有能布施的心,没有所布施的东西,没有所布施的身心,第二个,希求的心,他不是把身心内外统统舍,一边行道,一边布德,布施这个德,一边又舍,也没什么希望心,这不错了!三,听到这个《金刚经》,知道万法皆空,就开始慢慢地不执著,慢慢地不执著……

大舍,火站在前面,人跟着火走,看得很清楚。没有明也没有暗。在旁边照的话有影子,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一点点的布施,火在后面照,前面是人的影子,看不到。小舍就像火烛在后面,不见坑穽。应当这样子的布施。对自己就是非常节俭。“奢”就是肯布施。对自己非常节俭,对别人很肯布施,如果有人心跟口是相应的。解,有了解这个世间的真理;实实在在的去做。只利益自己。就是天地万象,只要有形相的,包括没有形相的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这个统统叫作一切诸相。如来说一切诸相,其实都是缘起,都是性空,当下就是空,你明明知道那个是空,佛所说的一切众生,分析起来,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当体即空。真就是不假嘛!实就是对不实在讲的,释迦佛讲的是实在的,你不真不实,那不是佛。如,就是所讲的与空相应,就是如语。“如”就是如如不动,就是空。如语者,就是绝对不会改变的。释迦牟尼佛是如来,是绝对不会欺诳众生的。前后不一,昨天讲的,跟今天讲的不一样;今天讲的,跟明天讲的不一样。

什么都没有。布施却执著,执著自己的布施,就象一个人进入黑暗的地方。就执著嘛!有这个眼睛,没有执著的这颗心,跟凡夫没什么两样。有这个眼睛,就是安住在无所住,见到一切色法而无所住,就安住在无所住那个色法,如果有人没有看到这个陷阱,就掉进去了。都是无相。注意!这第一个“见”就是著,执著。不著于色,就是真正见到色的本质。这一句话一般看不来的,为什么不见色就是见色?

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道理的。中国人用字,没有善知识开导,你会死在字里面,字里行间里面。不见色就是见色,意思就是:当你不执著于色法,你就是真正见到色法的本质,色法的本质就是空,当体即空。智慧慢慢地开,那个无不,连着知跟见要读两次。无不知,然后加:无不见,“无不”要用两次。无不知见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因此世间,师父已经讲了:世间的教育,都是金字塔的教育,你怎么教,顶多当作一个学者,不能了生脱死啊!永远不可能了生死的。

经文:初日分就是六点到十点,早上六点到十点。就是十点到下午两点。表示布施得很大很多。就是下午两点到六点。又布施得很久远,长久以来一直布施。不得了!这色身是大家所贪爱的,用这个身来布施,就是不要命的布施,这个功德大不大?很大了,可是,功德比不上什么?如果有人听到这一部《金刚经》,“不逆”就是顺佛意,不违逆佛意,了解万法毕竟空寂,除了你自己妄想、颠倒、执着、着相以外,其实本无所有,在本无所有的万法里面,强烈的执着、分别,因此造无量无边的恶业,继续轮回生死。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万法皆空,彻底放下,顺从佛意。违逆就是不顺佛意,那不逆就是顺佛意嘛!信心顺佛意,顺佛意就是毕竟空,一下悟入不生不灭的明心见性的法门。简单讲:有量又相的东西,就一定比不上无量无相的法门,这绝对没办法比的。我们把这个经典,我们现在都不是书写,以前人毛笔字写得很漂亮,没有印刷术,当然就书写读诵,为人解说,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了,不需要。就六点到十点。就是十点到下午两点,下午两点至六点,所以,你每天诵《金刚经》,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很多人都大感应,《金刚经》也不是很大一部,你又可以了解里面的义理,慢慢熏习,每天诵《金刚经》。所以,这一部经是我非常赞叹,而且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诵的,至少你初一、十五要诵的,或是你六斋日诵一下《金刚经》。瞻仰世尊庄严的仪表,眼睛都不会移动。所以,这个受持读诵,其实还是明心见性的意思。以身布施就是相,相布施绝对不会比无相来得功德大。简单的说。其实这个都是讲清净自性,为什么这一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的功德呢?这一部经是讲明心见性啊,我们的心性,本具足无量的万德庄严,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你发大乘心,就跟你讲《金刚经》。最上乘就是明心见性大法,你发最上乘,你想明心见性,就跟你讲《金刚经》。人生宇宙的真相,就是万法皆空,不可得。见一切色法,放下,但是,也不能说:我把那个色法空掉。你用这个空,把这个色法空掉,你着一个空也不对,色空,色就是有,有跟空统统放下,两边既然没有,就没有中道可立。对不对?你说左边,路有左边有右边,才讲这是路的中间,你发射太空船到虚空去,太空船发射到外太空去,你说这个太空船,要靠左边走,还是靠右边走?你在美国的控制中心里面说:你这个太空船靠左边走。左边在哪里啊?一看,一望无际,没有边啊!那右边呢?一看:太空船,你靠右边走。右边一看,也没有,这虚空啊!有左边有右边,才叫有中间嘛!是不是?你着空着有,你才有讲中道嘛!两边都没有,哪有什么中?就是这个道理。什么叫最上乘的根器呢?垢秽跟清净是对立,可厌跟可求是对立的,没有看到污秽可以厌离的;没有看到清净可以寻求的。也不着于一个无遣的观念。无遣可遣,就是没有东西可以遣,也不执着一个:我没有遣这个观念,我没有遣,“遣”就是除,遣除的意思嘛!不执着于不住,无住于不住,就是不住于不安住的地方。简单讲就是说:住于无所住的意思。无住于不住,也不执着我是无所住,所以,无住不住就是,也不执着一个我,我心无所住,我执着一个:我无所住,这个还是执着。不执着一个无所住的心,也不言无住的观念,也不着一个我无住的观念。其实如果你加上明心见性,你马上统统很清楚,我念一遍给你听,若有人能受持读诵这个明心见性的法门,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明心见性者,不可称量,明心见性者,无有边,明心见性者,不可思议功德,统统加一个“明心见性”,马上答案就很清楚。这样明心见性的人,就是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知见就是了知,“知”就是了知,“见”就是见到。了知见到了这个人一定成就。所以,你在这个生活当中,统统要加一个“无”。我告诉你:世间人用有来享受这个世间,师父现在教你一个无上大法,无上大法就是什么?碰到什么事情,统统加一个“无”,不得了!这个“无”就享用不尽,当你结婚,娶妻生儿育女,你要告诉自己:这是短暂的,没有一个真正这样,有一天会消失的,没有真正的家庭。当你银行多了很多钱的时候,你告诉自己:也没有真正增加。当你银行减少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也没有真正减少,都是短暂的东西,你就不会难过,你有得,快乐,失就痛苦嘛!当你拥有洋房、汽车、大楼,就告诉自己:也没有这一些东西,真正这一些东西都是短暂的。平常生活都加一个“无”,你的女儿到美国去留学,每天在那边哭,没有真正这个女儿啊,究竟处都是空啊!放下,再放下,再放下,佛法就显现出来了。可是,我告诉诸位,很难!有一个佛弟子业障很重,我就告诉他:彻底放下!他回答:很难!彻底放下,很难!(师笑)真的!凡夫俗子一听到正法,知道万法皆空,可是,要那个放下,我告诉你,没有悟到这个空,不可能!所以,这个无相之理,佛就是我们自己心自己作的,心就是佛。心的名词,佛的名词,这个都是方便说,虚妄的东西。如果你了解,我们这一颗无相就是佛,才是真佛,世间众生见到的,统统是假佛,佛像嘛!用画的、用雕刻的,真佛见不到,真佛要明心见性的人,才真正的见到真佛。对不对?无佛复无心,也没有妄想、颠倒这一颗心。如果有人知道,无佛也没有这颗心,这个才是真正的法身佛。在旁边写一个:无相,真如法身佛就是无相佛,你修当体即空,放下。我们每天念佛、拜佛,每天称佛,他没有模样呀,没有形相的。“一颗圆光”画括弧,旁边写个: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性。一颗圆光入万象,就是我们悟道,用这颗明心见性的这个清净心来到万法,你到美国,明心见性,在台湾,明心见性,到哪里都是,任何的现象界,本性融入,统统没有罣碍。所以,一切现象就是实相,悟到实相的人,不坏现象。所以,达摩大师说:出家悟道,出家人就是佛,在家人大彻大悟,在家还是佛,真的!达摩大师就是这样讲的,谁开悟,谁就是佛,不在相上论断。现出家相,没开悟不是佛,不是佛;在家居士大彻大悟,在家居士就是佛。知道吗?论清净自性的角度来说,当然我们还是要礼敬三宝,不敬三宝,礼佛无益,要先恭敬三宝。无体就是无相,没有这个体,无相之体就是真正的我们要依靠的真体,因为有相皆是虚妄,无相当然就是真体。所以,你见一切法,当下就契入无相,不要执着,不要分别,不要颠倒,就是这个,当下就是本性。你讲到清净自性,它也不是色法,无形相的嘛!非空就是有,也不能讲它有,它无形相;非不空,就是也不能说它不空,也是空,因为无相可得。非空就是有,非不空就是空,负负得正。清净自性没有动,也没有静,也没有来往。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无相嘛!也没有所谓同,因为千差万别还是存在。无异是指本体,无同是指千差万别的相。无有无,没有有跟无这种观念。什么叫作清净自性?清净自性取不得,无所执着,舍,你要放掉,当下就是。难指望,把笔拿起来,指望:描述。“难指望”就是没有办法用语言、画像来描述,到底我们的清净自性是什么东西?画,画不出来,写,写不出来。叫作:难取难舍难指望。如果你明心见性,哪里统统通。把笔拿起来,“一佛国”叫作大,“一沙”表法的,表示一念。广大的诸佛,就在你一念当中。一粒沙也是表示一念,就是大,所以,一佛国就是大,一粒沙就是小,大千界就是大。我们这一念,所有的广大,摄归在一念,这一念就包含大千世界。一佛国就是大,在一沙中就是在一念中,就是小。大,回归到最后还是一念,一粒沙含大千界,这个小小的这一念头,就包含了大千世界,小就含大。一个人这个身心,个个虽然不同,但是,只要你明心见性,见到了清净自性,每一个人都相同。一个人身,只要这一个人明心见性,万个同就是,千万个人在一起,也同具,同样具足清净的自性,叫作:一个身心万个同,千万个人,都同一个清净自性。如果你了悟了,你就知道这个无心法。因为染、净是对立的东西,善恶还是对立的,善恶放下,千端,百般的善恶统统放下,这对立的,无有无,有跟无还是对立的。你如果放下对立的,这个就是禅宗第一初祖,也就是传佛的心法。为什么呢?如果喜欢学二乘人的小法。前面是讲相,前面是讲: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现在是着见,见就是内心的精神主体的意识形态,相是外表、物质,现在是精神意识形态的主体,进入微细的四相,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世尊知道众生执着得太厉害了,《金刚经》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听得进去的,这个就是学者,记得喔!研究佛法,把佛法当作学问来研究,只能造就几个学者,不能造就祖师。造就祖师这个大彻大悟,是真枪实弹的东西,是真正有证量的圣人的。其实,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有没有见性,开口就知道。就算你强学执着多闻,“觑着”就是看透了、看破了,我们台湾话叫作一眼识破,没有悟,你说你悟,内行人一听,知道你是骗人的。现在这个社会,电视报导的就是这样子,敛财骗色一大堆,假藉着佛法,对不对?胡搞乱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善知识指引,要不然我们分辨不出,哪个是正,哪个是邪。哪一个地方有《金刚经》,这一部经是教你明心见性成佛的。就是佛塔呀!佛塔,你要恭敬啊!所以,要点种种的香,散种种的花来供养。眼、耳、鼻、舌、身、意,一运用,统统明心见性,触一切境界,当体即空,不打执着,不打妄想,不打颠倒念。喜欢享乐。你只要存这个心,就没办法解脱。天人、阿修罗、凡夫的心,没有这些念头。一个大彻大悟的人,那不是你用意识形态可以思量的。所以,世尊在《法华经》里面讲:就算舍利弗、目犍连用他们的思惟,百千万亿劫,也不能了解佛陀的意境。这个就是说:清净的自性、悟道的人,不是你用语言意识心可以揣测、可以模仿,完全高深不可测。巍巍高显,开敷佛的知见,佛的一生一世,所讲的经,无非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开佛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讲的经典,就是要你入于佛的知见。熏植万行,我们现在还没有成道呢!我们万行都要修行,万行离不开法界,万行当下,

阿弥陀佛!「余下待续转」,原文章转载自百度文库,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sz/12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