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应当慧眼识英才识才篇

世上不缺少美,只是因为缺少发现的眼睛。人才也是这样,世上也不缺少人才,只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有眼光,才能遇见诸葛亮。

古人云∶“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就是社会中的精英和人才,而伯乐就是善于发现人才的千里眼。然而千里马散落在马群之中,有时不显山,不露水,脸上也没有贴着标签,在被塑造成为千里马之前,甚至还不如普通的马能干。正如古语所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千里马虽然能够历险,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是,耕起地来却不如牛。

《吕氏春秋》上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

识人如辨物,最令人难辨的,一定是那些似是而非的赝品。玉和石,肉眼一看,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但是若遇到一块很像玉的石头,那么即使是珠宝店的专家,也感到很头痛了。至于评价宝剑也是一样,普通的生铁所铸、锋刃不利的,一望而知,但是如果一把剑的样子长得很像干将、莫邪等古代名剑,也会令古董商人头痛。

物固如此,对人的认识就更难。因为人是活着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会自我粉饰,所以一个贤能的君主也怕遇到那种会耍嘴皮子、能说善道的辩士,弄得不好就误认为他是有真才实学的通人,予以重用而终于误国误事。

历史上更有许多亡国之君,看来非常聪明一些亡国之臣,看来也是非常忠心耿耿的。相似的事物,使愚钝的人深感迷惑,就是圣人也要认真加以思索啊!

领导者要做到知人善用,第一步就是需要拥有一双慧眼,把千里马从马群中给找出来,把高仿品从真品中给选出来,莫要看花了眼,看走了眼,这其实就是领导的识才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对人才的识别往往要经过“认识——实践一再认识”的反复过程,通过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来辨别一个人究竟是人才还是伪才,是多大的人才,哪方面的人才。

大家都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但在识人识才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不能逃脱“首因效应”规律的束缚。就连三国时期孙权、刘备这样的杰出人物,有时也是以貌取人,认为像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均曾错失了这名与诸葛亮齐名的一世英才。孙权接见庞统时,“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刘备对庞统的第一印象是,"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

关于识才的方法,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很多历史名人在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识人方法,至今仍不过时,对今天的我们研究领导识才艺术,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好书推荐:申鉴中论

识才工具一∶荀悦人性的正反面

鉴识人,见其器度固难,即使是从言行有了认识,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更深入地了解个性。

在荀悦的《申鉴》中,有一段讨论到器度的反面个性。

之一∶人之性,有山峙渊淳者,患在不通。一个稳如山岳,太持重的人,做起事来,往往不能通达权宜。

之二∶严刚贬绝者,患在伤士。处事太严谨刚烈、除恶务尽的人,往往会因太过严苛而毁了人才。

之三:广大阔荡者,患在无检。过分宽大的人,遇事又往往不知检点,流于怠惰简慢,马马虎虎。

之四:和顺恭慎者,患在少断。对人客客气气,内心又特别小心谨慎的人,在紧急情况下、关键时刻,则没有当机立断的魄力。

之五:端悫清洁者,患在狭隘。做人方方正正、丝毫不苟取的人,又有心胸狭隘、施展不开的缺点。

之六:辩通有辞者,患在多言。那种有口才的人,则常犯话多的毛病,言多必失,多言是要不得的。

之七:安舒沉重者,患在后世。安于现实的人,一定不会乱来,但他往往是跟不上时代的落伍者。

之八: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尊重传统、守礼守常的,又往往会食古而不化,死守着古老的教条,于是就难有进步。

之九:勇毅果敢者,患在险害。现代语所谓有冲劲、有干劲的人,在相反的一面,又容易过于冒险,造成危险。

综上所述,认识了一个人的气度,同时还要知道这一种气度在反面有什么缺陷,那么,"事上"也好"用下"也好,才能达到知人善任的目的。

相关好书推荐: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战略家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战略家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9.4购买

识才工具二:诸葛亮识才七法

诸葛亮在《将苑·知人性》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识人七法,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七项内容,其方法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告诉我们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识别人才不仅要识别人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要识别人才的人品与志向。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何特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则不能与团队的文化相吻合。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用无懈可击的言辞把他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让他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嘴之力,看他的反应能力如何,是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以此来考察对方的应变能力。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向对方提出问题,让他思考相应的计谋对策,进而考查对方谋略是否深远周全,见识是否独特深刻,视野是否宽阔广博。

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通过棘手的事情来考查对方的勇气,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先让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让其“受命于危难之中”,看他临危遇难时的勇气。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人醉酒之后,往往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隔阂,把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本我展露出来,这时察人观性往往更真实、更有效。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临之以利”是给予机会,甚至是把重要岗位交付予人才,然后在重要岗位上考查他是否经得住“金钱关”的诱惑,做到清正廉明、廉洁自律。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讲信用。“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看一个人讲不讲诚信,不能看他说得怎样,要看他做得怎样,是否言行一致。

相关好书推荐:吕氏春秋(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

吕氏春秋(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54.5购买

识才工具三:《吕氏春秋》之八观

《吕氏春秋》里面记载了这样的看人要诀∶“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这个方法可以概括为“八观”。

一观: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如果是得意忘形、不可一世,那充其量只能是“土豪”,难以成就大事。

二观: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三观:富则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那是资源和形势造就的;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四观:听则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是不是那样去做的,是不是言行一致。不怕说不到,就怕说了做不到。

五观:止则观其所好

通过一个人闲时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六观:习则观其所言

通过和他探讨问题,看看他有什么样的言论。

七观:穷则观其所不受

人穷没关系,穷人不占小便宜,人穷志不短,这样的人本质好。

八观:贱则观其所不为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本质好。

“八观”之后再进行“六验”:

喜之以验其守:使之得意,看是否忘形。

乐之以验其僻:使之高兴,看是否不变操守、邪僻不正。

怒之以验其节:使之发怒,看是否能自我约束。

惧之以验其持:使之恐惧,看是否意志坚定、不变信念。

哀之以验其人:使之失败,看是否自制、自强。

苦之以验其志:使其处于艰苦环境,看其是否有大志。

识才工具四:乔治奥迪约姆识别人才七法

在一个企业里,一些工作人员的巨大潜力被无谓地浪费掉或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常有的事。为了企业的利益,主事者应善于识别企业里的明星,使之不被埋没。

管理学教授乔治·奥迪约姆指出了该类人物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明星人物有超乎其所担负任务的工作能力;二是通常他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且取得更好的成绩。

至少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用以识别你企业里的明星。

1.他有没有雄心壮志?明星人物必须有取得成就的强烈愿望。他通过更好地完成工作,不断地去寻求发展的机会。

2.有无需要求助于他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发现有许多人需要他的建议、意见和帮助,那他就是你要发现的明星了。因为这说明了他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他的思想方法为人们所尊重。

3.他能否带动别人完成任务?注意他是否能动员别人进行工作以达到目标,因为这可以显示出他具有管理的能力。

4.他是如何做出决定的?注意能迅速转变思想和说服别人的人。一个有才干的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能在需要的条件都已具备时立即做出决定。

5.他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他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从不会去见老板说∶“我们有问题”。只有在问题解决了之后,他才会找到老板汇报说∶“刚才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这样处理,结果是这样。”

6.他比别人进步更快吗一个明星人物通常能把上级交代的任务完成得更快更好,因为他勤于做“家庭作业”,他随时准备接受额外任务。他认为自己必须更深地去挖掘,而不能只满足于懂得皮毛。

7.他是否勇于负责?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勇于负责是一个经理人员的关键性条件。

相关好书推荐:领导艺术的修炼:培养真正伟大的企业领袖

领导艺术的修炼:培养真正伟大的企业领袖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29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sz/10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