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塔木德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和赚钱哲学

青少年祛白公益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23/6275929.html
第二章绝不做有损于信用的事情

遵守契约,尊重契约,你获得的将不只是尊重,

欺骗一个异教徒比欺骗一个犹太人更为严重,因为它亵渎神灵。

鱼离开水会死亡,人没有礼貌便无法生存,而不讲诚信则会受到炼狱的惩罚,

必须如实宣布“我的货是最好的”,

不宣布就是帮助奸诈的商人以劣质品欺骗市场。

——《塔木德》

1.许诺,是需要兑现的

犹太人认为,许诺,是需要兑现的。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地信口开河,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许诺,往往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塔木德》指出,信守诺言的约束、重视集体的力量、永远怀有必胜的信念等等,都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下面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这些使很多犹太人受益一生的原则。

丛林中走出了四个男人。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楼,精疲力竭,步履艰难,简直像是刚从死牢中逃出的囚犯。

走在前面的两个,共同扛着一只沉重的木箱。后面那两个则拄着拐杖。

他们原本素不相识,都是被探险家马格拉夫招聘来参加原始森林探险的,可是不久前,马格拉夫被可怕的热病夺去了生命,只剩下这群龙无首的四个人了。

他们无法理解马格拉夫那股探险的激情(如果是为了寻找金矿,那又另当别论)。要不是他给的酬金高昂,他们是绝不会陪他进行这趟狂热的探险的。然而,马格拉夫总是热情洋溢地微笑着说:“科学家发现的东西比金子的价值还要贵重。”

马格拉夫死了。他们原以为他的行动终于以失败告终。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并非如此。他临终前给他们留下了这口神秘的、沉重的箱子。这是他在已知自己死期将近时,背着他们钉好并密封起来的。

“要把它送出去,必须由你们四人合作,两人一组地轮流抬它,”他嘱咐道,“希望每个人都向我保证,在把它安全送到目的地之前,绝不离开它。地址就在箱盖上。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他就住在丛林外的海边。你们答应我吗?”

他们都郑重地向他许了诺。这是一个他们共同尊重的人的遗言,他们怎能不敬重他呢?在这可怕的原始森林中,每当他们由于心灵受到单调乏味的腐蚀而几乎互相充满敌意时,马格拉夫总是能把他们团结起来。他用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断地感染他们、鼓舞他们,使得这支小小的探险队战胜了无数次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今,他与他们永别了,可是他留下的这口神秘的木箱以及他要求他们对他作的诺言,却代替他成了联结这四个人的精神纽带。

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这四个人是大学生巴里、大个子的爱尔兰厨师麦克里迪、水手吉姆·赛克斯和约翰逊,他们是马格拉夫从一间湖滨酒吧里找来的。

水手赛克斯有一张地图。每当他们停下休息时,他总要将它掏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他会用手指点着它说:“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从地图上看,它并不遥远。可是,要走到那儿,真是谈何容易啊!

丛林越来越浓密了。危险和恐惧不断向他们袭来。此刻,他们是多么怀念马格拉夫啊!他总能在困难时,及时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在任何情况下,他总能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

起初,他们还互相交谈。对他们来说,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似乎也是一种慰藉。但很快地,他们便发现,谈话似乎只会加重箱子的分量,增加身体的疲劳。于是他们沉默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比沉默更糟糕的东西:在各人的心中,反复交叠地出现了对亲人和家庭的渴念,对同伴的猜忌和对密林及死亡的恐惧。唯一能支撑这个集体的,是马格拉夫留下的箱子。尽管它显得越来越沉重,但在一切都几乎成为梦幻时,只有它是实实在在的。

是它,促使着心力交瘁的他们继续前进;是它,在他们濒于分裂时,一次次将大家联合起来。

他们对它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既像囚徒憎恶自己的枷锁一样痛恨它,又像地狱里的人渴求光明天使一样敬仰它。

这口神秘的木箱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呢?他们根据各人的想象力进行着各种猜测。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高尚的马格拉夫绝不会欺骗他们。

正因为这样,他们相互间也存有戒心,绝不能让某个人独吞了这批无价之宝。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正如马格拉夫所说,非得四个人齐心合力,才能把这口沉重的箱子抬出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森林那堵严密的绿色高墙豁然打开了。他们来到了丛林的边沿。这时,他们已经精疲力竭。

历尽千辛万苦的他们,终于找到了麦克唐纳先生。这个穿着一件油迹斑斑的白大褂的老头热情地接待了这四个从可怕的密林中死里逃生的人。

他们饱餐一顿之后,约翰逊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有点难为情地提起马格拉夫许诺的报酬问题。

老头听完,却爱莫能助地把手一摊,歉然地说:“可是,朋友们,我一无所有。除了对你们表示感谢之外,我没有什么可以酬答你们的。马格拉夫是我的好朋友。为了你们实践了对他的诺言,我万分感激你们,但我却无法酬答诸位。”

约翰逊指着箱子说:“在这里面。”

赛克斯也热切地重复道:“在箱子里面。”

“请把它打开吧。”四个人异口同声地要求道。

他们动手拆箱子。一层一层全是木头。约翰逊说:“这是开的什么玩笑呀?”

可是赛克斯说:“我听见声音了!我听见咔嗒声了。快来看!”四个人都围拢过来。然而,麦克唐纳从箱子里掏出来的,却是一块块毫无价值的普通石头。

麦克里迪失望地说:“我早就觉得那人有点疯,说什么箱子里有比金子还贵重的无价之宝!”

“不,”巴里迅速地说,“我记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

“那又怎么样呢?”麦克里迪恼怒地嚷道。

巴里将自己的同伴轮流打量了一遍,他脑海里重现了他们在原始森林中可怕的经历。他仿佛又见到了路旁的堆堆白骨。他记起人们在他们进入森林前的告诫:单枪匹马在森林里闯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他终于明白了。他深沉地说:“朋友们,这难道还不清楚吗?马格拉夫让我们得到的,是我们的生命啊!如果没有这口箱子,没有我们那些诺言的约束,我们能活着走出丛林吗?”

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一定要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才能做到。

2.诚信是赚钱的根本

犹太商人笃信一个信条:“生活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他们不但经商诚信,更与非犹太人和谐相处,甚至用自己的财富和实业去帮助和庇护犹太同胞或非犹太人。他们相信,只有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犹太人才会拥有朋友,而不是到处树敌。

巴基斯坦前总统阿尤市·罕曾经说过:“诚信犹如一根细丝,一旦断了就很难把它接上。”这个比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信守诺言的重要。言而无信,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贪一时的风光,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那些恪守诚信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犹太商人从不做“一锤子买卖”,那种“只要每个人上我一次当,我就可以发财了”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无疑是自取灭亡。按理说,以犹太人的经历,被人驱来赶去,很容易在生意上甚至在与人交往中形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策略和流寇战术;但实际上犹太人绝少有这种劣迹,而是信誉卓著,其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也都属上乘佳品,从不以次充好。为什么?

除了犹太商人的文化背景,如以“上帝的选民”自居,有重信守约的传统外,更因为其民族在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与商业活动的规律结合中,悟出了什么是真正的经商之道。

有趣的是,犹太人对诚信有更深入的认识。

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到集市上去卖苹果。

她的苹果在这个集市上是最上乘的,但她就是没有向顾客宣布这一点。从上午到傍晚,她的苹果一个也没卖出去。

这时,一个拉比来到她的摊位前。

“充满智慧的拉比啊,我没有钱买安息日所需要的东西了。”妇人向拉比抱怨。

拉比没有回答她,而是弯下身子把苹果观察了一番,然后跨到附近的一个大石头上高声叫喊: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三声过后,穷妇人的苹果摊位就被人们包围了。他们连看也不看就纷纷掏钱抢购,以致价格被自动抬高到了市场价的三倍。

苹果被卖得一个不剩了,还有顾客向这边赶来。

拉比这时在高处向众人说:“善人们,你们如果从商,必得坚守诚信。如果你们的商品有缺陷,你们要高声宣布出来;如果你们的商品是市场上最好的,也要大声宣布:‘它是最好的。”

“它是最好的就是最好的,为什么还要宣布呢?”一个年轻人问。

“善人啊,你如果不宣布出来,顾客就会去选购不好的商品,把市场上最差的商品带回家。你不宣布出来,就是帮助奸诈的商人欺骗顾客啊!”

犹太商人的诚信来自于其传统和宗教文化。《塔木德》中有许多关于贸易活动中诚信原则的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犹太人的远见卓识。作为一种弱势群体存在,如果不守诚信,犹太共同体必定早已消失。

有这样一则《塔木德》寓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漂亮的姑娘和家里人一块儿出外旅行。途中,姑娘离开家人信步溜达,不知不觉中走迷了路,来到了一口井边。

当时,她正觉得口渴,就攀着吊桶,下到井里去喝水。结果,喝完了水,却攀不上井来,急得大声哭喊着求救。

这时,刚好有个青年男子打这儿路过,听见井下有人在哭喊,使设法把她救了上来。两个人一见钟情,都表示要永远相爱。

有一天,这个青年不得不出外远行,临行前特地到她家来见她,和她道别,并且约好,要继续信守婚约。他们双方都表示,不管等待多久,也一定要同对方结婚。

两人订下了婚约后,正想请谁来担任证人,这时候,姑娘刚好看见有一只黄鼠狼走过,跑进了树林。于是,她说:“现在那只黄鼠狼和我们旁边的那口井,就是我们的证人了。”

两个人就此分别。

过了好多年,姑娘一直守着贞洁,等待未婚夫的归来。可是,他却已在遥远的他乡结了婚,生了孩子,过着快乐的生活,完全把原先的婚约给忘了。

一天,孩子玩累了,躺在草地上便睡着了。这时,跑出来一只黄鼠狼,咬了孩子的脖子。孩子死了,他的父母都非常伤心。

后来他俩又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了,会自己到外面去玩了。

有一天,他来到一口井边,为了观看井下水面上映出的影子,一不小心,掉落井里,溺死了。

到这个时候,那男青年终于记起了从前和那位姑娘的婚约,当时的婚约证人正是黄鼠狼和水井。

于是,他便将事情全都告诉了妻子,同她离了婚。

青年回到姑娘住的村子,而她还在等着他。两个人终于结了婚,过着幸福的日子。

很明显,这是一个在神佑之下合约(婚约)得到履行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对违约行为的惩罚不是直接落在违约者本人的头上,却是让两个无辜的孩子当替罪羊,读来难免于心不忍。

其实,这本是一个劝人为善、劝人守约的寓言,其寓意根本上在于无论如何要使合约得以履行。要是让违约人一死了之,那就既不符合犹太人“憎恨罪,但不憎恨人”的信条,而且合约也彻底没了希望,守约的姑娘只好于受损失空守闺房一辈子。

所以,故事就毫不怜惜地让惩罚落在违约行为所带来的“赢利”上,即两个孩子身上。在这里,孩子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违约行为的首要成果。

这就从根本上抽去了违约行为的内在意义,使它成为一个纯粹的无谓之举,甚至自讨苦吃之举。这个“违约”的青年不是两次获得“赢利”而又两次从“幸福”坠入痛苦之中吗?

在现实生活中,犹太人对内部的违约者采取的是逐出教门的办法。在生意场上,一个受到犹太共同体排斥的“犹太人”可以说是绝难再生存下去(作为生意人生存下去)的。

犹太人认为,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更是商人的第二生命。做生意要切记,诚信是赚钱的根本,是生意人的大招牌。人无信而不立。在当今的生意场上,商人更应该讲诚信。经济的损失,将来可以赚回来;而诚信的损失,则难以挽回。不讲信用,没有人敢和你一起做生意,你必将成为孤家寡人,举步维艰,因此,取信于人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如何做到取信于人呢?

诚信第一。这是取信于人的起码要求。在犹太人的商旅生涯中,他们遭到过无端的打击和歧视,也遇到过无数的谎言或圈套,但他们始终笃信上帝的教诲:“遵守约定,诚实为人,死后方能升上天堂。”

一个犹太人在集市,从一个阿拉伯人手里买了一头驴回家。家里人非常高兴,把驴牵到河边洗澡。恰好此时从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很大的钻石,光芒四射。家里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上天所赐的礼物。当家里人兴高采烈地把这颗钻石带回家时,犹太商人却平静地认为应该把这颗钻石送还给阿拉伯人。

家里人不解,犹太商人严肃地说:“我们买的是驴子,不是钻石。我们犹太人只能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于是把钻石还给那阿拉伯人。

而那阿拉伯人很惊奇,对犹太人说:“你买了这头驴子,而钻石在这头驴身上,那你就拥有了这颗钻石。你不必还我了,还是你自己拿着吧。”那犹太商人回答道:“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还给你。”

在商业领域,犹太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取得别人的信任是交易顺利完成的基础。犹太人遵守约定。哪怕只是口头上的承诺,非正式、非书面的协议,只要他们承认了约定,他们就会不折不扣地按照约定去行动。犹太人这种重信守约的美德为他们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在具体的商业贸易领域中,《塔木德》规定了许多规则,严格禁止带有欺骗性的宣传或推销手段。比如:不能刻意把奴隶装扮起来,使其看起来更年轻、健壮,更不能把家畜涂上颜色来蒙骗顾客;货主有向顾客全面客观地介绍所卖商品的质量的义务,如果顾客发现商品有事先未得到说明的问题,则有权要求退货;而在定价方面,尽管当时没有统一标准的价格,这需要双方自行商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但一般来说商品多少还保持在一定的价位上,因此,如果卖主欺骗买主不知行情,使商定价格高出一般水平的10%以上,则规定此交易无效。这些规定在现在看来也许是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塔木德》形成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还处在农耕社会时期,它能预见到将来的社会以商业和贸易为主,并阐述这些诚信经商的道理,是极富先见之明的。

3.用优良的服务为企业赢得信誉

人无信不立。信誉是个人的品牌,是个人的无形资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成了与危机相连的词汇。人才的信任危机,商业的信誉危机,严重破坏了社会结构,造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防备与猜疑,造成了严重的交易资本损耗。

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就是人的信誉。一个没有信誉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现在的生意场上公司、企业做广告宣传,树立公司、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业的信誉度。信誉度高了,人们才会相信你,和你有生意来往。不过,公司、企业的信誉度得靠绝佳的产品质量、优良的服务态度来实现,而非几句响亮的广告词、几次优惠大酬宾便可做到。

以色列一家奶业公司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堪称是一个咄咄逼人的市场营销商,它的促销活动除了针对一般的消费者之外,还针对内科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活动有多种,所采取的媒介有电台、报纸、杂志和广告牌,甚至使用装有高音喇叭的大篷车,免费散发样品、奶瓶、奶嘴和量匙。以色列的德克奶业公司是通过采取“奶护士”的方式直接与顾客接触的。

德克奶业公司雇用了大约名妇女充当护士、营养师或助产士,这些专业人员通常的绰号是“奶护士”。批评家们认为这种奶护士实际上是变相的推销员。她们走访婴儿的母亲,给她们送样品,说服母亲们不要亲自给孩子哺乳。她们穿着制服,看起来非常正规,大大增强了人们对她们的信赖感。

“顾客满意是企业经营的一切答案!”这句话是许多犹太商人的经营信条。

现在,很多企业都试图向犹太人学习,进行经营战略的变革。遗憾的是,企业在为顾客满意而作出的努力中,75%的投入没有产生效益。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顾客导向型企业,必须站在公司的高度,像犹太人那样真正把顾客当成“上帝”,将“顾客满意”进行到底。

有这么一家犹太人开的连锁润滑油公司,你的车驶入任何一间分店,公司员工将你的车牌号输入电脑,电脑马上可以显示出你是老顾客还是新顾客。如果是新顾客,他们就会把你的情况输入公司的电脑中。如果顾客超过一定的时间没有再次使用他们的服务,电脑会自动打出一份提醒通知寄给顾客。该公司吸引顾客的一个举措是提供顾客优惠卡,顾客多使用一次公司的服务,就能得到更多的优惠。这一举措使90%的顾客成为回头客。

在犹太商人的头脑里,有一个“顾客成本”的概念。顾客成本即顾客在交易中支付的费用和精力体力等的付出,它可以衷现为金钱、时间、精力和其他方面的损耗。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培养忠实顾客很关键,但做法却往往不得要领。当顾客在餐厅因吃到不好的食物或受到不好的服务而投诉时,餐厅的处理方法通常是以餐费折价甚至免费的方式给予经济补偿,期望以此获得顾客的忠实。但这样的方法只能平息顾客一时的怨气,却无法得到顾客的忠实,因为顾客真正想要的是精美的食物和良好的服务。培养忠实顾客的最有效方法是将顾客成本降低为零。降低利润、牺牲自己的利益,未必能够收到培养忠实顾客的效果。

企业要培养自己的忠实顾客,首先要对顾客的关键需求进行评估,然后开始改变公司的作业流程,设法消除交易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顾客成本,尽量避免如交货不及时、手续烦琐和文件过多等问题的出现。

“傻瓜”相机、送货上门、电子商务等产品和服务受到普遍欢迎,正是降低顾客成本的结果。如果企业在顾客成本最小化方面比竞争对手更胜一筹,则一定能成功避开“价格大战”的陷阱,获得更大利润。

另外,作为商人,对顾客的“温情服务”也显得无比重要。泰国有一家犹太人开的饭店,几乎天天客满,不提前一个月预定是很难有机会人住的。泰国在亚洲算不上特别发达,但为什么会有如此诱人的饭店呢?他们靠的是真功夫,即非同寻常的客户服务。

他们的客户服务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实例来看一下。

一位公司总裁因公务经常出差泰国,并下榻在这家饭店。第一次人住时良好的饭店环境和服务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第二次人住时饭店的几个细节更使他对饭店的好感迅速升级。

那天早上,在他走出房门准备去餐厅的时候,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杰尔森先生是要用早餐吗?”杰尔森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姓?”

服务生说:“我们饭店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令杰尔森大吃一惊,因为他频繁往返于世界各地,人住过无数高级酒店,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杰尔森高兴地乘电梯下到餐厅所在的楼层,刚刚走出电梯门,餐厅的服务生就说:“杰尔森先生,里面请。”杰尔森更加疑惑,因为服务生并没有看到他的房卡,就问:“你知道我姓杰尔森?”服务生答:“上面的电话刚刚打下来,说您已经下楼了。”如此高的效率让杰尔森再次大吃一惊。

杰尔森刚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微笑着问:“杰尔森先生还要老位子吗?”

杰尔森的惊讶再次升级,心想:“尽管我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但最近的一次也有一年多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小姐记忆力那么好?”看到杰尔森惊讶的目光,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去年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杰尔森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现在杰尔森已经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杰尔森已经兴奋到了极点。

上餐时餐厅赠送了一碟小菜,由于这种小菜杰尔森是第一次看到,就问:“这是什么?”服务生后退两步说:“这是我们饭店特有的一种小菜。”

服务生为什么要先后退两步呢?他是怕自己说话时不小心把口水落在客人的食品上。这种细致的服务不要说在一般的酒店,就是在美国最好的饭店里杰尔森都没有见过。这一次早餐给杰尔森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后来,由于业务调整的原因,杰尔森有三年的时间没有再到泰国去。

在杰尔森生日的时候,他突然收到了一封这家饭店发来的生日贺·卡,里面还附了一封短信,内容是:“亲爱的杰尔森先生,您已经三年没有来过我们这里了,我们全体人员都非常想念您,希望能再次见到您。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愉快。”杰尔森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如果再去泰国,绝对不会到任何其他的饭店,一定要住在那里,而且要说服所有的朋友也像他一样选择。

这家饭店非常重视培养忠实的客户,并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使客户人住后可以得到无微不至的人性化服务。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约20万人曾径人住过那里。用他们的话说,只要每年有十分之一的老顾客光顾,饭店就会永远客满。这就是这家饭店成功的秘诀。

一定要像敬奉上帝那样虔诚地对待顾客,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恩赐”和“祝福”。

小影子的读后感

今日章节字数字。那个德克奶业公司的故事,书上就是写了这么多,而且不是因为扫瞄缺页什么的。完全不知道作者写这段是什么目的,群里有朋友说我们读了本假书……很有可能……

那个黄鼠狼和井的关于诚信的故事,读的时候,我也是略震惊。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有点想很早时候的故事风格,三观跟咱们现在的人是不一样的。还比较赞同作者对这个故事的分析——不诚信,获得的一切最终也会失去;信守诺言,改过自新了,就能过上好的生活。

降低顾客成本这个idea印象很深,也就是说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需要什么、怎么才能让顾客更便捷地获得商品和服务。今天有人在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jz/9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