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悦读叫我如何断舍离

点击上方绿色图标收听语音↑

叫我如何断舍离?

文/杨欣然

日本山下英子有本书叫《断舍离》,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处理掉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就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的空间。

很早,朋友就向我推荐过这本书,后来在喜马拉雅也收听过这本书的片段,可是,至今,我始终没有去读这本书。

潜意识中,我是接受这本书所讲的理念的,不去读它,是担心自己做不到,果真能做到的话,又心有不甘。一想到要丢弃那些跟随了我几十年的“不需要的东西”,我就感到极其不能接受。

断舍离?叫我如何做得到?

搬入现在的住宅是在年,当初,多平方米的房子在我眼中已经是超大了,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当初明亮宽敞的房屋,现如今被各种新旧物品充斥着,显得拥挤不堪。

你看,整个南阳台几乎都是花草的世界了,金钱树、富贵竹、孔雀竹芋、绿萝、太阳神······客厅里,除了原先的沙发,又挤进来一套新沙发,虽然是暂时放在这里,可一晃也有一年多了。书房里,除了当初装修时做的书柜,前几年又挤进去一组新书柜。儿子小时候弹的那架钢琴,在闲置中从书房被撵到了客厅。北阳台被多年已经懒得使用的跑步机霸占着。最令人头疼的还是一年四季的衣服,年年买新的,旧的总是不舍得扔,柜子放满了,就买来一个个整理箱······一向号称“家里乱了不寂寞”的我,终于被房间里的“拥堵”弄得心情烦躁,焦灼不安。

好多年不敢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了,偶尔外地来了亲戚朋友,收拾房间就成了八小时之外的当务之急。

有几次,下决心要改变现状,把家里的东西彻底整理一下,结果,每次都是半途而废,不是在整理中被过去的东西吸引,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细细翻看,就是这也不舍得扔,那也需要留着,整到最后,感觉周围还是满满的。

有年春节,同学顺平送给我儿子一个奥特曼存钱盒,如茶杯高矮的奥特曼在黑暗中,眼睛会发出绿光,儿子那时有七八岁吧,对它特别着迷,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把它放到床头,让奥特曼打怪兽保护他。如今,快20年了,奥特曼存钱盒依然摆放在儿子房间的书柜上。

还有,儿子出生刚满月,老公就去齐齐哈尔出差了,一去就是一个多月,留我一人在家看孩子。初为人母,没有育儿经验,全凭一本育儿指南,一天二十四小时,昏天暗地,诚惶诚恐,疲惫不堪。那次老公从齐齐哈尔回来,给我买回了一件咖啡色暗花夹克衫,早就不穿了,束之高阁舍不得丢掉。

还有30年前第一次去北京,花10元钱给自己买的上衣、上学时作文比赛获得的奖品、上学时的课本、儿子小时候的小棉袄、小人书、玩具······

掐指算来,从结婚时居住的12平方米的房子,到18平方米,到六七十平方米,再到现如今的多平方米,四次搬家,这些“不需要的东西”都意志坚定不离不弃地追随着我,其实,它们早已跟金钱和实用没有一丁点关系了,它们承载了岁月,能跟我对话,叫我如何忍心断舍离?

其实我也明白,并不是保留了这些“不需要的东西”家里才凌乱。家里的整齐其实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与一个人的习惯养成有更大的关系。

小时候,妈妈上班忙,没时间管我们,更没有太多的时间收拾家里,对房间的摆设、打理从小我几乎没什么概念,更养成了什么东西都随处乱放的毛病。

老公家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公公婆婆年轻时都是教师,却不在一个学校教书。老公跟着婆婆在一所学校,大哥跟着公公在另一所学校。公公爱整洁,大哥耳濡目染,从小就养成了爱整洁的好习惯,至今他家都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当然了,碰巧大哥也娶了爱家务爱整洁的嫂子。婆婆对家里的摆设没有特别的讲究,总说,人不能让活儿累着,老公跟我一样,在家里喜欢随意、舒适,随手乱放东西。可是,现如今,我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未来的孙子辈能够打小养成爱整齐的好习惯,这样,生活或许更美好,至少,不用像我那样,总是因为找不到想要找的东西抓耳挠腮,浪费时间了。

有一天,我跟老公开玩笑,说,接下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买一桩别墅,把咱家这些“陈年老货”统统放进去。说实话,我还真希望在断舍离之前,能有一幢大房子,等我闲下来,静静地,把跟随了我们几十年的那些“陈年老货”统统整理一遍,贴上标签,放在固定的地方,让我能够随时翻阅,随时观赏,重温似水年华,享受岁月静好。

图片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精选,欢迎点击链接阅读:

走,去野外挖茵陈吧

,说出你的梦想

我在山东过大年

别让“爱”扼杀了幸福

你被《芳华》困惑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fz/8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