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写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总说自己想成为大富翁,要赚很多钱。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他们只能过着拮据的生活。
人人都想获得成功,都想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二八法则却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富翁。那么,到底我们普通人怎么才能成为富翁,获得成功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该书分析了束缚我们获得成功和财富思维模式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改变的方法。
本书作者哈维·艾克被称为“富翁教父”。他二十岁时做了好几次生意但都结果惨淡,之后他认真反思,两年半内开了十家健身用品店。
之后,他却把公司一半的股份以万美元的价钱卖给了一家《财星》杂志五百强企业。自己则开始做企业顾问和开设研讨会,25年间,他帮助数百万人改变了财富观念,逆袭人生。
本书是作者20多年的经验总结,位列《纽约时报》畅销榜第1名,席卷《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众多畅销榜榜单,全球销量突破万。
01是什么让你变得越来越穷
“给我五分钟,我就能预测你下半辈子的财务状况。”这是作者去上电视节目时常说的一句话。
大家可能很好奇,作者凭什么能做到这些呢?
作者说,只要跟一个人聊几句话,就能够知道一个人对于金钱和成功抱有怎样的“蓝图”。
财富蓝图作者把这个蓝图称之为“财富蓝图”,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金钱所采取的态度或拟定的计划。
“财富蓝图”根植于人的潜意识,决定了一个人的财富命运。
凡事有因必有果,缺钱只是一种结果,而造成缺钱的根本原因你对金钱的态度或者计划,也就是“财富蓝图”出了问题。
那么,财富蓝图是怎么形成的呢?作者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语言设定。即你小时候听到的,来自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老师等对财富的看法。这些看法会留在你的潜意识里,对你的金钱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是模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者监护人是如何管理金钱的?他们在财富管理上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金钱观。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有两个爸爸:一个是他的亲生父亲,高学历的教育官员;一个是他好朋友的父亲,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
罗伯特清崎两个爸爸对金钱的看法截然不同,他的亲生父亲建议他为企业而工作,他好朋友的父亲则建议他拥有自己的企业。最终他接受了朋友的父亲的建议,拥有自己的企业而不是为企业工作。
三是特殊事件。这是指你小时候,对于金钱、财富的特殊经历和体会。这些经历会对你的金钱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的一名学员乔希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就深深影响了她的金钱观。
乔希十一岁时,父母因为钱的事情吵架,父亲因此心脏病发作离世。之后,乔希就认为金钱就是痛苦,她成年后潜意识里就会挥霍掉所有的钱,以减轻内心的痛苦。
02如何改变我们的财富蓝图?
那么,既然财富蓝图这么重要,我们要怎样改变它呢?
想要彻底改变一个人的财富蓝图,你可以增强自己的商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可以学习理财技巧。
但是,这些只是表面上的改变而已,你如果想要真正改变你的财富蓝图,必须改变对于财富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形成强大动力。
思维模式作者提出了改变财富蓝图的四个步骤,即察觉、理解、划清界限、重新设定。
以乔希的经历为例,如何改变财富蓝图呢?
第一步是察觉,通过回忆小时候曾经遇到的一些与钱有关的特殊事情,乔希发现父亲因为钱的事情与母亲争吵而发病去世,对自己在情绪和情感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步理解。父亲去世的事情使乔希对金钱产生了错误的观念:金钱就是痛苦。
第三步划清界限。乔希通过反思,认为自己的金钱观只是后来学习来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的。
第四步重新设定。乔希选择放开以往那些没有正面意义的金钱经历,重新设定了自己的财富蓝图,她放弃了自己不喜欢的护士工作,做了一名财务规划师,迈向了财务自由之路。
03这些有钱人的思维你有吗?
本书中,作者列举了十七种有钱人和穷人的思维进行了对比分析,读后发人深省。下面选择其中的五项与大家探讨,各位读者可以自己对照检查,看看自己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第一,有钱人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穷人相信人生发生在我身上。
有钱人能够主动去创造财富,他们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壮志。
而穷人则总是自怨自艾,总是责怪社会、责怪他人,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总是为失败找借口,不为成功找方法。
第二,有钱人努力让自己有钱,穷人一直想着变得有钱。
有钱人具有超强的行动力和坚强的意志,他们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山不回头”的决心,他们愿意为了成功全心全意、真心实意的付出。
而穷人则仅仅停留在想法上面,他们可能也会行动,但是只要遇到一些困难,就会退缩不前,遇到一些问题,就会自乱阵脚,最终一事无成。
第三,有钱人专注于自己的净值,穷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收入。
谈到钱,人们一般会问你赚多少,很少会问你的净值是多少。而有钱人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