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给人以生存的勇气,给生活以温暖。每个人都向往获得金钱,但是否对金钱有了透彻的认识?我们不畏金钱论,但好像每个人又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这到底是好是坏?
在品史君看来,我认为“世界第一商人”犹太民族最具有发言权。他们的总人口占世界比例仅为0.3%,却掌握着世界的经济命脉。某杂志社评选出来的超级富翁中,大约20%到25%都是犹太裔企业家。群体庞大,数不胜数。
在他们眼中,金钱是给上帝的祝福,他们每个人都要赚钱给上帝买礼物,从而打开那扇天堂的大门。这也直接决定了金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这绝对不止于财富本身,更是居于生死之间的一种“圣物”。
两千多年的流浪史中,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只能寄居在其他国家生存,这也让他们对金钱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我们可以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但我们不能没有生命。只要我们存在的地方统治者获得了利益,那我的人身安全才能得到保护。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犹太人信奉他们的“犹太教”,后来一位青年因为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从此改信基督教。他的家里比较富裕,父亲是当地的一位银行家。家人得到这样的消息后,感到十分悲伤,因为他背叛了上帝。虽然心有余悸,但毕竟有着血缘关系,父子俩还是正常相处。
后来青年的两个孩子出生,有时候也会交给自己的父亲照看。有一天两个孙子在一起玩牌,银行家跑到跟前问:“你们在玩什么”?孙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在玩银行家的钱呀”。银行家一听十分高兴,虽然儿子信奉基督教,但基因并没有改变,这是我的血脉。
整个故事也不难理解,虽然他的儿子信奉了基督教,但犹太民族千年的经历让他们喜欢金钱、崇尚金钱的习俗并没有改变。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你拥有金钱,你就是社会的“话语者”。想要获得这样的尊敬,那就必须有钱,否则你就是最可怜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金钱就是“物质”的代名词,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以及人生价值的标准。相信诸位都深有体味,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可犹太人呢?他们不仅仅是基于现实的生存上,更大限度地这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自己人生必须要完成的事情之一。所以他们在很早的时候,也意识到了“资本”的力量。因为它不仅可以买来尊严、尊敬,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金钱态度,才让他们成为“世界经商第一人”,这是成功的最终标准,这是救济自己的最佳形式。当代许多年轻人,对金钱十分向往的同时,更多的是鄙视。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又何来成功一说?
有史学家曾表明,犹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和他们的教育有关。其中一本叫《塔木德》的书籍在整个民族中占有重要地位,被他们誉为“第二圣经”。当地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穷地方的女孩,如果想要一生富足,嫁妆里必须有一本《塔木德》。
如果此时的你深陷迷茫,没有方向,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它。尽快回到人生的轨迹上,继续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