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性微寒,味甘、咸。
归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金钱草药用史不长,在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始有记载,然而作为结石症特效药却早已驰名海内外了。据现代药理分析,金钱草含鞣质、挥发油、苦味质、胆碱等,实践证明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高,胆道括约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
金钱草还能使小便变为酸性,促使存在于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正因如此,近一二百年来,无论是医家还是老百姓,都喜爱用金钱草治疗结石症,取得了一定疗效。根据专家的经验,用金钱草50克配合柴胡、黄芩、半夏、枳实、槟榔、大黄、玄明粉、茵陈为基本方,再掌握辨证论治,灵活化裁,效果更为理想。
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很多都是由劳动人民从偶然的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金钱草亦然。
相传二百多年前,在江南山村,有一对勤劳夫妇,男耕女织,生活美满。有一天,丈夫突然病倒,高烧不退,全身皮肤及眼白发黄,右上腹部疼痛难忍,没有几天,竟一命呜呼。妻子悲痛万分,伏尸大哭。适有走方郎中路过,为了探明死因,经征得妇人同意后,剖开死者生前疼痛的部位,发现胆囊中有粒花生大小的石头,由于堵塞了胆道口,引起胆汁郁结,以致发炎而丧命。妇人为了纪念已故的丈夫,特地用丝线织了一个小袋子,把石头放在里面,整天挂在腰间,以表示对丈夫思念之情。
一天,她从山上割了一大捆野草抱回来喂猪,无意中发现挂在腰间的那块石头竟化去一半,她十分惊奇,就把此事告诉了那位郎中。郎中问清缘由后,兴奋地说:“这下胆石病可有药救治了!”从此,郎中用这种能“化石”的野草治疗胆石病,果然取得了神奇的效验。由于这种草的形状颇似铜钱,于是就取名“金钱草”。
以上内容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