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的关键要牢记知识真不是个东西

编者按: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横轴,以我们的注意力资本为纵轴,就得到了一个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又能够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都包含着注意力资本和相应掌握程度的独特组合。但问题在于,由于我们对“知识”的误解和狭隘定义,在细分的象限内出现了一些明显与认知不符的偏差。所以,我们要改变思维,认识到知识其实是一个动词,表示一段探索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理解知识,我们才能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重大的思维挑战。本文来自MoreToThat,原文标题KnowledgeIsNotaThing。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思维实验。

首先,向我们的两个朋友问好,它们将是我们思维实验的测试对象:

如上图所见,虽然背景图身处大自然,一片环保健康之景,但却不是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地方。所以让我们把它们送到我们的研究实验室去吧。而在实验室,有两个房间等待着它们进入。

在本次实验期间,它们中的一个将被分配到A房间,另一个将被分配到B房间。

不久,它们面前的门将会打开,我们的两位朋友将在它们各自的房间里度过第二天。(别担心,里面还有浴室,还有很多来自WholeFoods的美味小吃——我们会好好照顾它们的。)

在等待开门的过程中,它们注意到每扇门上都贴着告示。

A房间门上的指示牌上列出了8个有趣的实验主题:分别是比特币,人工智能,音乐制作,政治,道德哲学,基因编辑,篮球,电影制作。

B房间门上的指示牌上只列出了一个话题,但这个话题恰恰是即将进入B房间里的那位朋友最感兴趣的:比特币。

然后,门打开了,两所房间分别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进入A房间。

在房间的中央有一把舒服的椅子,让你可以舒舒服服地坐着。椅子四周的四面墙是大屏幕,可以对语音指令做出反应,在这些屏幕上,已经显示了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像新闻提要一样被组织起来,每一个列出来的主题的最新进展都醒目地显示在墙上。各个主题的信息视频、最新新闻的标题以及各个领域专家的相关思考都可以从中找到。

但是这些东西都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没有被分门别类。你会发现AlphaGo在围棋领域大出风头的消息方便就是关于比特币价格的新闻,而比特币价格的旁边又是关于身份政治的种种思考,而身份政治的旁边居然是一段关于LeBron发际线的视频。

我们的朋友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语音命令对信息进行排序,并在必要时可以查看任何主题的相关细节。它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切换主题,但是信息将继续组织成新闻提要。我们这位身处A房间的朋友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非常感兴趣,因为所有的主题都是它非常感兴趣的。

接下来,让我们去B房间看一看。

这里的墙壁以简单和无暇而自豪,还有几块白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房间的中心是一把漂亮的椅子,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笔记本和一堆书,等着我们的朋友的到来。

它走到书桌前,打算翻翻书,一看到书的封面,我们这位朋友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书恰好是它想读的三本书,分别是关于比特币、它的历史以及比特币技术的工作原理。它一直想要看看这几本书。而现在它们就在眼前,此情此景怎么能不让人开心呢?

然后它注意到钉在电脑显示器上的纸条。纸条上面写着,它可以利用书中的信息来学习如何设置比特币钱包,了解发起转账时的具体情况,并了解技术的工作原理。它甚至可以在电脑上尝试一些基本的挖矿软件。

不用说,我们这位朋友一定高兴疯了。

接下来的24小时里,我们就把这两位朋友留在各自的房间里。为了使得思维实验公平起见,你可以假设它们具有相同的信息处理水平,相同的注意力集中度,以及相似的疲劳和恢复能力。

那么,就把时间留给它们吧。

当我们的两个实验对象通宵工作时,我们在MoretoThat实验室的超级研究团队需要想出一个系统来测量实验的结果。

经过数小时的仔细思考、深思熟虑和高等数学建模,我们得出了一个超级复杂的图表,它将以极高的统计精度衡量一切:

就是上面这张图啦!

横轴是不同的主题,纵轴是对这一主题的了解程度,从1分到10分,数字越大了解程度越高。

假设在这个实验之前,我们的两个实验对象在所有8个主题上的得分都是1分,这意味着尽管它们对这些主题很感兴趣,但它们对这些主题几乎一无所知:

好了,我们准备看看它们现在的掌握情况了。

整整一天过去了,时光飞逝,岁月荏苒(随便你怎么说吧)。

该去看看我们的朋友了。

我们首先从A房间开始。

关于它感兴趣的这八个话题的信息,它浏览了不少,现在对每个领域的最新情况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它可以告诉你所有最新的政治状况,刚刚问世的音乐制作软件,CRISPR成功治疗老鼠糖尿病的最新消息,等等。

如果你要和它就上述任何一个主题进行交谈,它可以告诉你这些领域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很难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一个很明显的判别方法是,它可以就任何一个话题进行15分钟的愉快交谈,但却不能坚持就其中任何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清晰、长达两小时的交谈。

所以它对各种主题的了解程度赋分如下图所示:

从平均的角度讲,它在每一个主题上的得分都在2分到3分之间(因为在它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有一些主题比其他主题更能吸引他的兴趣,因此得分也略有差异)。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B房间的情况吧。

它已经阅读了所提供的关于比特币的大部分文献,因此现在他已经为了解比特币存在的所有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可以解释考虑到最近银行的失败,为什么去中心化的支付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什么加密对金钱至关重要,为什么像DigiCash之类的电子货币会失败,为什么区块链技术至关重要。而我们的这位朋友甚至有机会尝试自己挖矿——尽管它没有获得任何比特币——同时也有通过钱包收发比特币的经验。

现在,它可以就比特币作为一种技术进行两小时的探讨,甚至还可以对比特币的未来提出自己详细而合理的看法。

所以,我们在B房间的朋友的赋分如下:

如今,它在比特币领域上的得分大概是5分到6分之间,而且随着它在研究比特币上面花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个分数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A房间为其我们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了解广博领域的能力,但只实现了对每个领域的肤浅理解。另一方面,B房间只向我们的研究对象提供一个领域,但却使得它对这一特定领域有深入的了解。

那么,让我们感谢这两位朋友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与我们的实验,作为补偿,我们给它们提供很多礼品还有一大堆亚马逊的购物卡,并送上了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现在,回到实验室,让我们脱下实验外套,收集数据,一起深呼吸。所有这些研究和时间都旨在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当我们看到A房间和B房间的实验结果时,我们需要问问自己:

经过了这一天之后,它们俩谁更有知识呢?

好吧,我承认,从表面来看,这个问题非常讨厌。类似的问题还有“谁更聪明呢?”“谁更漂亮呢?”“谁更理性呢?”这种因人而异判别标准颇具差异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取决于你所谓的()”。

所以首先,我们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知识。

因为我父亲曾经送给我一本厚厚的红色牛津词典作为圣诞礼物(当然了,我对此失望至极),而其他孩子则高高兴兴地收到了玩具,所以让我们用牛津词典对“知识”的定义来表达对那段记忆的敬意吧:

知识(名词)(1)从事实或情况的经验中获得的认知(2)个人通过经验或者教育获得的事实、信息和技能;对一门学科的理论或实践的理解

乍一看,上面的两个定义听起来非常相似……直到你意识到整个实验其实对这两个定义进行了相当直接的描述。

两种知识定义的关键区别在于,一种侧重于对信息的一般认识,另一种侧重于对信息的专心学习和获取。

A房间的设计符合知识的第一个定义。在这个房间里,不断有事件发生,让你大致意识到这些事实的存在。一大堆信息同时呈现并最终决定哪些信息应该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fb/11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