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原著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微微笑了

01.

老父亲病危,丁元英想要拔掉氧气管,信奉“养儿防老”的老母亲很心碎。

对此,丁元英意味深长地说:“妈,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你养来养去就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难说,碰到我这么个不孝顺您的就算赔了……”

这是电视剧《天道》中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

孝顺到底是不是美德,养儿防老到底对不对?

在剧中,丁元英的行为看似很不孝顺,但本质上他才是唯一理解父亲的人。

因为丁元英的老父亲曾嘱托:如果他有什么大病,千万不要抢救他,就不要折磨他,让他好好地走。加之医生也说,丁元英父亲这种情况,抢救的可能不大,就算救活了也可能是植物人。

于是,理智的丁元英才说出一句让家人很刺疼的话:“那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

对此,丁元英的哥哥则表示,无论怎么情况,作为亲生子女都不可能拔掉亲生父亲的氧气管,这是不孝,这让别人怎么评价?“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这是丁元英的坚持。在争论的过程中,丁元英的父亲就撒手人寰了。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养儿防老,是很多父母的初心与愿景。说到底,这似乎没有什么错,但如果生儿育女的动机很自私,把对孩子的爱当作一种交易,把孩子当成防老的工具,那么未来很可能会失望。

记得,曾奇峰曾说过,“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

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

02.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孝?想起孔子所说:“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也孝乎。”说白了,孔子所说的“孝”是指“孝敬”而不是“孝顺”。做人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在这个角度来看,丁元英是孝敬父母的,尊重父亲的愿望。但如此同时,丁元英又是绝对的理性的,没有人能理解他,所以他一直很孤独。正如他的好朋友韩楚风说的那样:“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除了孝顺、人生、生命、价值等话题,《天道》还蕴含着商业的底层逻辑以及社会人性的奥秘,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丁元英一直强调,中国为什么会穷?穷就穷在幼稚思维,穷在期待救世主、期待感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知道,《天道》改编自作家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读书比看剧更能内化作者的思想精髓与内涵,成为自己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遥远的救世主》是一本极其难得意境深远的觉醒之作,能够让我们打开格局,看到事物的本质,更好地应对生活。

说真的,《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小说太给力,傲然独尊,里面有很多东西,无论是为人处世、婚姻家庭、商业之道以及人生哲学等,读下去总有感触与领悟,让人受益匪浅,醍醐灌顶。该书自面世以来,备受读者的追捧与热爱,不少读者评价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就看到什么样的内核”、“《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都被我翻烂了,每次阅读总有新的收获!”

有时候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金钱、权力、人脉,而是你自己的思维格局。

不妨看看豆豆三部曲《遥远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红尘》,愿能让你告别迷茫与焦虑,窥探高人的思想境界,自我觉醒、具备大格局,活出自己的色彩。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qianmua.com/jmfb/10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